语文PLUS 教研 ID: 160913

  

错字纠正三则

◇ 景 鑫

  是“愣神”不是“楞神”
    “还楞着干什么?”“这个木头疙瘩许三多,就楞是一个人把这条路给整出来了。”
  以上“楞”字皆应为“愣”。
  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愣”作为“楞”的异体字淘汰。然而。1988年,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的部分异体字收入了通用字表,确认了15个异体字为规范汉字,其中便有了“愣”字。
  根据目前的用字规范.“愣”为规范汉字,读leng,义为失神、发呆。如发愣;又表示莽撞、冒失,如愣头愣脑;还有“偏偏、竟然”的意思,如“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愣不懂”。而“楞”读leng,义同棱,指棱角或物体表面一条条凸起的部分。如木楞瓦楞等。不再表示愣的意义。也不再读leng。
  总之,楞(leng)从未,表示一种物体形态,而愣(leng)从心,表示一种精神状态。两者分工明确,而且其构字方式也与其表示的含义彼此契合。这样的区分。是汉字规范化的一项积极成果。
  
  是钢铺不是钢蹦
  
  史班长和伍副班长谈话。他说伍六一“兜里边就剩铜蹦了。
  “钢蹦”错了。应是“钢镝”才对。
  “鏰”是口语。原指清末发行的无孔的小的硬币,十个当一个铜元。现在泛指硬币,也称“钢鏰子”或“钢錋儿”。硬币是金属制成的。所以“镝”字是金字旁。
  “蹦”字从足,说明其含义与脚有关。原指双脚并拢跳。后泛指跳跃。如“鞠越”“活蹦乱跳”,引申指意想不到地突然出现。如“一个问题还没解决,下一个问题又蹦出来了”。
  “锎”是名词,“蹦”是动词。“钢镝”为定中结构,强调硬币的材质为金属;如果写成“钢蹦”,那就是主谓结构,意思是钢材跳起来。和硬币无关系。“钢镝”是不能写成“钢蹦”的。
  
  是“几率”不是“机率”
  
  “几率”最初是为了翻译近代数学而引进的一个术语,对应的英语是probability。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几率”。“几率”的“几”,不同的辞书注音不一。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注为ji,《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版)注为ji。我们倾向于读ji,因为只有这样,“几”字才可以表示数量意义。即“若干、多少”等。后来,因为“凡”字的义项较多.有人误以为“几率”的含义是指机会的多少,进而误写成“机率”,数学界就另外取了一个译名“概率”。如今数学上早已废止“几率”。《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只收“概率”,没有“几率”。“几率”已成了旧称。作为科学术语,现在正规的写法是“概率”;作为日常大众语言,准确的写法是“几率”。不管怎样,“机率”都是错误的写法。

错字纠正三则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