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学目标定位多么合理,教学设计多么优秀。如果不能调控好课堂,那么教学效果就难保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精炼的教学语言、激励性的教学评价非常重要。做好这三项工作,教学效果当然好了。
1 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一般比较随意,有时会先点评前天的作业,有时会先批评学生几句。这样就影响了学生上课的情绪,也就影响了教学氛围,接下来新课教学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上课时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此外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个别学生的异常现象,教师要尽量做到“无痕”管理。如讲述过程中作稍许的停顿、加重语音、用眼神、边讲边走到这个学生旁边进行提醒,也可以请这些学生来回答问题或重复别人的回答。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2 不断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应该准确、精炼。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太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往往会不断重复。直至学生生厌。因此,教师应注重锤炼自身语言的准确和精炼,特别是要做到精讲。唯有如此,才能让教学更有效。 3 适度运用激励性评价。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奖励,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但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似乎吝啬自己的评价语言,甚至批评多于表扬。这就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当然要适度,如果让学生轻而易举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评价产生淡漠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了;其次。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准,特别是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评价的方式不能太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可以运用肢体评价如翘一翘大拇指,表情评价如给一个鼓励性的微笑。或者进行一些适当的物质奖励。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