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8期 ID: 157169

[ 胡东辉 文选 ]   

议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 胡东辉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在诸多素质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无疑是最根本的素质。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也是他顺利完成学业和今后走向社会,认清纷繁复杂的世事、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积极服务于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那么语文学科如何担负起提高学生素质的责任?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强化议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首先,议论文的写作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能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这一基本素质。从字、词、句的选择搭配到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再到段落、层次的组合衔接无不以准确为原则。不仅如此,由于议论文是以说理的方法,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所以,对语言的使用就应该更加简洁概括,更为娴熟地道,这是其他文体所不能替代的。人们习惯于将议论文的教学放在高中阶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语言运用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在其中。
  每位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爱憎时,不可能只用一种表达方式,他除了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外,还要涉及到叙述、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就要求学生做到详略得当,不能喧宾夺主。比如对所引用事例的叙述就不能太详细,而应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情节讲清楚即可。情感的抒发应恰到好处、自然和谐,不能矫揉造作故意卖弄。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学生准确的判断、恰当的表达、对语言的熟练驾驭。
  议论文是力求让他人信服、接纳自己观点的一种文体。学生为了写出观点正确、有说服力的文章就要经常读点书报,多做笔记,广泛涉猎,旁征博引。在规范的语言氛围的影响下,对正确运用语言素质的提高也是大有好处的。
  其次,搞好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许多学生惧怕写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主要原因是担心“跑题”,跑题也就是离题,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审好题。如果教师帮助学生过好审题关,将大大提高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这一素质。
  审题不单是为了区分文体,更重要的是对每一题目的结构、重点以及所给材料的真正内涵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说难”。“评老实人吃亏”这类题目,由于有“说”“评”显然得写成议论文,并且把重点放在宾语上。像“立志和成才”“自然与必然”“苦与乐”这类文题应把重点放在两个词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辩证关系上。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品味时尚”,应该说是个很有启发性的作文题,的确像“新课标”所说的那样:“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此题可以论证“怎样”来品味时尚;可以论证品味时尚的“什么”;还可以论证品味时尚的“好处”等,只有多角度分析事物,才能全面地掌握事物的本质,避免片面性,真正理解命题的含义。审题其实是一种阅读能力,下面这段描写陈景润婚礼的文章,是我用来训练学生审题能力的:
  14平方米的洞房中,一张陈旧的双人床叠着一床洗得发白的军被和一床红花被。屋里唯一夺人眼目的,是一顶崭新的蚊帐,书房里,是两张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对旧沙发,这就是他新婚的全部家当。其中,两把椅子和两张桌子是从所里借来的,床和沙发是结婚那天下午从寄卖店里买来的旧东西。陈景润结婚共花了不到150元钱。有人问他:“你结婚为什么这么节省?”他说:“这已经有些过头了,若不是为了接待外宾,那对旧沙发我也会不买的。”
  学生们认为这个材料包含以下几个含义:一是“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二是“发扬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三是“俭朴的生活能造就科学家”,四是赞扬“科学家全心全意工作,不追求物质享受的高尚精神”。经过分析,大家明确第三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第一、二个观点虽不能说是错的,但却不及第四个好。因为对于陈景润这一特定的人物,如果只是一般地谈勤俭的美德和移风易俗的精神,是不足以充分显示这个材料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抓住了所给材料的真正内涵,再围绕这个观点发表看法,进行论证,自然就不会出现跑题或不切题的现象,在反复的审题训练中也自然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当然,“正确地理解祖国语言”这一素质不仅仅指作文审题,它还涉及对文言文、各种复杂语法、修辞逻辑现象的理解,但审题能力的提高,会有助于这方面的发展。
  再次,“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反复的写作训练中,在对各类生活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中,会形成对社会、对人生的深邃思想和精辟见解。一次上课我出了这样作文题:由“睡懒觉”所想到的。睡懒觉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我要求学生由此生发,联系现实社会,联系工作与学习,来揭示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心理,进而引起人们的警觉。经过师生的反复探讨,最后得出以下几种看法:(一)由“睡懒觉”是一种懒散生活作风的表现想到办事拖拉的作风,进而提出防止意志衰退的看法。(二)由“睡懒觉”者所存在的苟且偷安心理,想到论述中国近代以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而自居所产生的不求进取的状态,进而提出我们今天需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主张。(三)由“睡懒觉”常是因安适生活条件所致,想到艰苦环境能锻炼人的意志,进而提出必须居安思危,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主张。由于学生善于动脑,看问题能从现象到本质,见解独特,因而也就显露出高于同龄人的思维素质。当然,教师的积极引导、正确启发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应在这方面多动脑筋,通过写作教学来塑造学生心灵,建造其理想人格。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一位大学校长就此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如同猎人进入森林。我们应该教给他们使用猎枪,而不能老让他们带干粮。’请以‘干粮与猎枪’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在这里“干粮”已成为死的知识的形象说法,而猎枪则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好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比喻。要写好这样的文章,没有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是不能奏效的。2009年,江西高考作文“评论‘兽首拍卖’事件”,辽宁卷是“就明星代言问题发表看法”。这都在启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对丰富学生的思想,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都是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议论文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议论文写作也能培养提高学生洞察社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的审美素质。许多学者认为:“语文课本质上不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对人的陶冶,唤起人追求崇高的愿望。真善美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只要注意观察,往往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会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当我以“我看同龄人”为题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就有许多优秀作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有在一群男生嬉笑打闹而置男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不止于不顾时,前去关水龙头的“穿高跟鞋的她”;有穿着新买的皮鞋在暴风雨中为同学送伞的热心班长;有出身寒门,但自强不息的学生会主席……他们发现“生活原是如此的美好”“爱心充溢在我们的四周”“我们不是躺在父母怀里被抱大的一代,而是自强自立能担负起祖国明天建设重任的一代”。当然他们的笔下也有担忧,担忧个别学生“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不思进取“60分万岁”的享乐主义,因而呼唤集体主义精神和坚定正确的人生态度。他们还担忧自己的未来,怕能力不强而被社会淘汰,怕学非所用跟不上时代。但许多人不是迷惘,而是决心努力完善自己适合迅速发展的时代。可见通过写作不仅使学生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也坚定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杨振宁博士说:“文化和科学课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支柱。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削弱基础,而是改革基础课教学,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过程统一起来。”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不仅有文化,而且还有思想、有个性,达到创造性地学习、思维,那么学生的素质自然会得到提高。
  
  胡东辉,辽宁锦州市财经学校教师。

议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