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小学。同时,小学生正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读文仿说 领会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是最好的老师,应利用阅读教材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
1、学习句群表达的方法。清楚表达思路,让别人听得明白,这是一项语言基本功,必须扎实地进行学习。阅读教材在这方面提供许多优秀范文。如:《赵州桥》第三段句与句之间按总分关系相连,《桂林山水》第四段句与句之间按分总叙述,《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段句与句之间则是并列关系……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句群表达方法后,就可指导学生模仿片段表达的方法练习说话,使他们在仿段说话中逐步掌握句群的表达方法和规律,逐步达到中低年级学生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的要求。
2、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语交际的范围不断扩大,说话的内容不断往深度和广度拓展。因此,说话也应讲究谋篇布局。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写作时谋篇布局的方法,然后借鉴作者写作方法练习说话。如:《长城》一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赞美长城进而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了表达这个写作意图,段落结构是这样安排的:远看——近看——联想——抒情。段与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第一自然段的构段方法运用比喻形象说明,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描述,第三自然段运用排比、对比反衬劳动人民的伟大,第四段抒发感情。《长城》这篇课文思路清晰,很值得模仿。所以,学完了《长城》一文后,就可指导学生按《长城》一文的写作方法模仿练习说话:家乡某一处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地仿说,逐渐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
3、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万事万物因情而动,该如何把内心的情愫真切地表达出来?说话时如何做到以情感人呢?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进行模仿练习说话,做到以情促说,真挚感人。
(1)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谈碰壁”“给黄包车夫敷药”详细的细节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又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详尽描写我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情景。既突出父亲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又渗透了作者对父亲的无比爱戴和怀念。
(2)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即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瀑布气势宏大,表达作者对壮美山河的赞美。又如:“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星星可爱、顽皮、充满灵气。
(3)运用联想、想象表达情感。如《鸟的天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看到树叶是如此的翠绿就联想到那是新的生命在颤动。充满勃勃生机的、有生命力的大榕树是多么惹人喜爱啊!这不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吗?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模仿以上表达情感的方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运用自如。
二.自主说读 提高能力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也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为此,开创语文活动课——自主说读。为学生的学习、运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开辟新的途径。所谓“自主说读”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自主说读”的内容广泛:报刊书籍、影视新闻、推销商品……“自主说读”的形式多样:演讲、说唱、主持活动……“自主说读”要求简单:声音响亮、姿态自然。“自主说读”促进学生多读课外书,关心身边事,感受五彩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扩大了视野,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舞台,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得到迅速地提高。
三.及时纠正 规范口语
“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所以有人指出:口语规范化必须从小抓起,教师应成为语言医生。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特定形式,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语病进行及时矫正。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规范的口语,学生就有可能做到出口成章,有信心地和他人进行口语交际。
范雪英,教师,现居福建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