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8期 ID: 156045

[ 杨永辉 文选 ]   

高中阅读课语言积累途径研究

◇ 杨永辉

  内容摘要: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不够,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学生语言匮乏,写作能力低下,语文素养难以得到真正提升。本文就阅读课如何进行语言积累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进行语言积累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阅读课 语言积累 对策
  
  反观当前中学生的实际状况,有的学生畏惧作文,有的学生羞于开口,可以说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升,这也显示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语言积累的必要性。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有效的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中学生阅读课语言积累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现把我们的具体做法分述如下。
  
  一.突出朗读,丰富积累语言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古人为学,无一例外要求学生朗读如流。清代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夏丐尊、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一书中说“国文英文等科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于眼与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作的文字,只须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可见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积累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课上也应把朗读放到重要位置。为此,我们依据文体特点,选择了诗歌、散文、文言文作为朗读的重点内容,并且细分出一些具体的朗读学习单元。
  
  二.扩大阅读,做好摘录,丰富积累语言
  
  现今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作业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图书馆、阅览室,这样的现实,极大限制了中学生的语言积累。为改变这种现状,在学生入学之初,我们就为每位学生印发了《中学生必读书目》,有计划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著作,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们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著作,并对每天的阅读量做出规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做摘录,对每天的摘录量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对学生摘录的东西我们要求学生做好分类整理和消化,并定期展示共享。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们把课本和阅读课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设置了多节由教材课文延伸出去的阅读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拓展阅读。
  三.利用校本教材,丰富积累语言
  我国刚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程类型,进一步突出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地位,这也为学生丰富积累语言创造了条件。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语文。报纸、电视里的新闻、故事,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精辟的广告语,人们口耳相传的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甚至门上的对联,风景区的古诗词或名人的题句,景点的介绍词等等,这些都是语文,这些都是值得积累的语言。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在生活中进行语言积累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为了进一步上好语文阅读课,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我们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如《邯郸成语典故集锦》《邯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本的知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并且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兴趣,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既学到了文化知识扩大了语言积累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四.学以致用,在写作中积累语言
  
  作文训练就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而训练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把自己日常所积累的语句运用到写作中,这样慢慢的积累在本上的知识就内化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素养。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学生语言的积累也是这样,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只有通过不同途径,运用多种方法,多多积累,学生才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才能由量变引发质变,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杨永辉,教师,现居河北邯郸。

高中阅读课语言积累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