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8期 ID: 156001

[ 孟娜 文选 ]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 孟娜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突破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重难点,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多媒体 阅读 习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都有重点或难点,而且重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无法理解和接受,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有效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一.运用多媒体突破识字教学中的重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多媒体技术可将一个个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形象化,提高识字的效果。
  在识字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形近字,让部分学生分辨不清。而多媒体的使用却能让这一难点迎刃而解。例:在区分“青、清、蜻”时,我投影显示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旁边写着:草地青又青。这时飞来一只蜻蜓,旁边写着:蜻蜓飞呀飞。虫字旁用红色,并闪烁。蜻蜓飞到小河边,旁边写着:河水清又清。同样显示闪烁的三点水。生动有趣的画面,琅琅上口的儿歌,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而突出汉字部件及其部位,则让学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在这种语言环境中,这种动态的演示,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轻松地突破了识字教学中的重难点,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
  
  比如在教学《梅花魂》这节公开课时,我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自觉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了三段录像,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梅花品格的句子,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然后,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最后,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习作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在习作教学时也多次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形象逼真的习作练笔资料,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思维。如:教学习作《介绍一种水果》时,我就向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课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一片桃子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不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桃子,好像一个个红通通的小灯笼。成筐的桃子摆在汽车上,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我要学生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桃子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桃子成熟时,当你走进桃园时,就能看到树上一个个桃子沉甸甸地挂在树上,一阵风吹来,桃子摇摇摆摆,好像一个个红脸娃娃在荡秋千呢!”当我再放录像,“桃子外形”、“桃肉”等特写镜头,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他们触景生情,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突破了习作中的重难点。
  通过课堂实践,我感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知识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是突破教学重难点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孟娜,教师,现居黑龙江阿城。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