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8期 ID: 155985

[ 柴梦华 文选 ]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柴梦华

  内容摘要:兴趣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关键。惟有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和信心,才会主动并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我认为思想教育首当其冲,其次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是关键,另外还应注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现就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语文课堂中努力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思想教育,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语文课内容涉猎广泛,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生物、风土人情等,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课文内容本身就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学中,常选用一些生活实例,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横向联系,纵向分析,让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学习的益处。另外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的基础,只要对语文课有足够的认识,学生就会潜意识地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也就产生了学好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课堂教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展示学生自我风采
  
  (一)注重朗读。专门设置朗读课,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存在,强调集体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评议,效果很好。艺术性朗读能激发学生再创造能力,如选一些著名影片对白或诗歌散文朗诵大赛的内容给学生听,使之具体感受到优美的文学中蕴含的魅力,既可提高学生朗诵演讲的表演能力,更可令其找到自我,在不知不觉中展示自己的风格才华。
  (二)灵活教学,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为了使学生在45分钟内的课堂学习始终保持高涨情绪,除了巧妙设计引人人胜的导语外,还要因文定法,灵活教学。时而讲授,时而质疑,时而讨论,时而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积极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卖油翁》一文,先以熟知的生活事例导入熟能生巧这一生活规律,而后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分角色朗读,再抓住关键词语“善射”、“自矜”、“发问”、“怒”、“笑遗”等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再让学生逐段翻译兼以提问和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功引导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应特别注重课文内容的课堂剧表演。课堂剧表演可改变老师对课文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千篇一律的分析对原作的破坏,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积极体验感受。例《卖炭翁》《皇帝的新装》等课文,学生对剧情的扩充或加入现代生活细节,往往令人忍俊不禁,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模仿能力强,感情冲动,很容易被他人的人格魅力或知识魅力所吸引。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非常注重个人修养,以求得在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中都有良好的印象。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极不稳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往往缘于对老师的喜欢或厌恶而定。因此,语文教师不仅应在教学能力上狠下功夫,使学生佩服老师,同时也应多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争取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热爱。
  (一)教师要知识丰富,谈吐文雅,语言风趣,做事公平公正且有正义感。这样的教师往往很吸引中学生,让学生感觉老师在各个方面都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不仅教给自己丰富的知识,而且教会自己怎样做人,学生对这样的老师往往既热爱又尊重。上课肯定专心听讲,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教师上课应和颜悦色,坦诚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上课不讽刺、不挖苦思维较慢较差的学生,课后也要多沟通,多主动了解他们,让每位学生都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这样因尊师而信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和个性,引导他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成功。
  惟有热爱学生,重视学生感受,才能全身心地投人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才能积极主动摸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才会逐渐让语文教学充满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语文教师的教学成果才会显著。
  
  柴梦华,教师,现居河北邯郸。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