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8期 ID: 155999

[ 李雯 文选 ]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探析

◇ 李雯

  内容摘要:目前,随着高职高专开设应用文写作类课程的专业逐渐增多,应用文写作类课程也随之细化,应用文写作类教材也不断涌现,新作的编写体例不断创新。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常见的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和创新型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编写体例 创新型
  
  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高专学生一种重要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因而,高职高专开设应用文写作类课程的专业越来越多。根据专业的不同,应用文写作类课程逐渐细化为秘书应用文写作、旅游应用文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护理应用文写作、物业管理应用文写作、编辑应用文写作、电力应用文写作、商业银行应用文写作、外贸应用文写作等多种类型。伴随着专业差异化的出现,各大出版社适应教学需要,陆续推出了各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同时,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有的命名为文秘写作教程,有的为高职应用写作,有的为实用文书写作、职场文书写作、现代应用文写作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这些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的名称如何变幻,其写作理论基本未变。综合考察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的编写体例,不难发现一些本质性的核心东西是长期保持不变的,比如理论知识、例文评析、写作训练。改变的,是其编写体例。
  
  一.常见的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
  
  常见的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一般包括理论知识、例文评析、习题训练等部分,虽然有的理论知识叫必备知识、知识归纳、知识橱窗、文体知识、理论综述等,有的例文评析叫案例点评、案例赏析、写作范例、例文参考、例文借鉴等,习题训练叫习题、思考与练习、文体训练、写作训练等,但其在内容实质上,差别不大。
  (一)理论知识+例文评析+思考练习
  这是一种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体例。首先讲授有关文体写作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多包含文种的含义、特点、种类、结构和写法、写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全面具体。“例文评析”精选1—2篇优秀文章,作为样板,供学生学习借鉴;有的教材还对这些例文进行评析,分析指出其写作方法和优点。“思考练习”的题型形式多样,有简答题、阅读题、分析题,有的甚至还有填空题、判断题等。这种教材编写体例长期被沿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被广泛使用,其余波波及当下,还有的编写者在使用。但明显地,这种编写体例已经落伍,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材编写理念的发展。
  (二)例文评析+理论知识+写作训练
  这种编写体例相比较第一种来说,有所发展和进步。在“例文评析”部分多是逐段分析写作内容和方法,有的在文末少做点评。“理论知识”和第一种相类似。“写作训练”题目的设计包括修改病文、情景作文等,与第一种的训练题目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同,它更加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三)能力要求(学习目标)+例文评析+理论知识+文体实训
  这种编写体例在“例文评析”前增加了“能力要求”(学习目标),指出学习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结构等,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可以以此为参照。“例文评析”、“理论知识”沿用传统的编写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没有较大变化。“文体实训”是适应当前高职高专注重实训的产物,但应用文写作类课程的实训性较差,因而,这部分内容仍然多是情景作文、修改病文等,在实训项目设计上鲜有新意。
  (四)习题预览+例文评析+理论知识+习题训练
  这种编写体例以杨文丰编著的《高职应用文写作》为代表,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与其他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把习题训练部分众多训练题目中的一题,提前到了每节的开始部分。其他部分与第一种编写体例并无较大区别。
  
  二.创新型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
  
  近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被引入,众多教材编写者开始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等富有创新意义的教材开始出现。这些教材在编写时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或项目导向模式。传统的“章节”结构被“模块”、“任务”、“项目”等结构形式取代。同时,在文体归类上,也和传统的教材有了较大变化。
  (一)写作任务+理论知识+写作提示+任务实施+写作提示+任务评估+例文评析+文体实训
  这种编写体例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秘书写作实务》、《旅游写作实务》等教材为代表,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每一节的开始首先简要介绍有关文种的基本常识。在“写作任务”中结合校园实际和未来岗位实际,设计训练题目;“理论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评估”、“例文评析”、“文体实训”和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理论知识比较接近,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理论知识”部分、“任务实施”部分之后,有一个“写作提示”。“写作提示”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点,分析“写作任务”中的训练要求,指出完成任务的写作方法、写作内容、写作重点等。教材中的“写作任务”及“例文评析”,紧扣学生校园生活实际和未来岗位需求,既便于学生接受,又利于未来工作,突出了实用性;围绕“写作任务”进行的分析提示,用于具体指导文体实训,具有指导意义和释惑作用;围绕“写作任务”进行的文体知识储备,用于理论指导和写作功底的积淀;最后的“文体实训”,围绕校园实际和未来岗位技能需求展开,强化学生的文体写作水平,重在为未来的具体工作需要服务。
  这种教材强调文体知识的实用性、写作任务的实战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体例中,贯穿着两条线索,其一是以文体实训为主的任务线,其二是以文体知识为主的理论线,两者互相交融穿插。对学生而言,是“以写促学,写学相长”;对教师而言,是“以写促教,写教相融”。
  (二)项目情景+任务描述+理论知识+例文评析+问题诊断+温馨提示+任务演练
  这种编写体例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文秘写作教程》为代表,是采用项目导向模式来编写的。该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导向、素质本位、能力核心、服务专业”原则编写,重在介绍文秘专业学生今后工作中常用写作文书知识,内容以文秘专业学生工作需要为线索编排顺序,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形成了“事务、规约、求职、调研、财经、公文、会务、礼仪、宣传、商务、诉讼”等十一个与学生秘书职业人生密切相关的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构筑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秘书写作教学体系。在案例的选择上,既有学生学习生活的范文,也有学生未来工作可以参考的例文,还有可供学生借鉴的反面例文,通过多次反复的任务演练,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稳步提高。
  每一个项目开始时,有一个总的项目情景和任务描述,全书虚拟了一个叫苏明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以他在求职、工作中的写作实践为线索来通观全书。具体到每一个文种时,按照“理论知识+例文评析+问题诊断+温馨提示+任务演练”模式编写,其中“问题诊断”部分是对一篇病文,要求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前文提到的“文体实训”。“温馨提示”类似文体写作时的注意事项。“任务演练”就是“文体实训”,一些相关训练和联系。
  (三)例文评析+理论知识+拓展阅读
  这种编写体例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职场文书写作》为代表,这是一本编写体例令人耳目一新的教材。“例文评析”紧贴岗位实际,“理论知识”重实用,只讲授文种的概念、结构和写法、注意事项等,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中的特点、种类、作用等并不涉及。该教材的另一个亮点是“拓展阅读”,该部分选择了反映文体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应用效果的案例,供人借鉴;在选择案例时遵循了两条原则:一是和文种有关,二是有借鉴意义。比如在“请示”一节中的拓展阅读是《两种措辞,两种结果》,介绍郑州华鑫机械厂向上级机关请示改建厂院一事,因请示使用的措辞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从而告诫写作者在写作请示时应讲明理由、注意语言。
  编写者的精心探索和不断实践,不断丰富着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的形式,这种创新精神推动着教材建设。近年来,应用文写作类教材如雨后春笋,新作不断涌现,体例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着教学和学习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和教材编写理念的更新,新的编写体例还会层出不穷。
  
  李雯,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