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让人痛心,然而,在这样的婚姻悲剧中,女主人公身上却折射了一种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热烈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用心操持婚姻,保持人格独立;敢爱、敢恨、保持婚姻中的尊严。也正为此,女主人公的形象才会经久不衰,《卫风·氓》才会不断地为世人所吟咏,所品味。
关键词:《卫风·氓》 女主人公 婚姻观
《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诗,叙述了女主人公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在这样的婚姻悲剧结局中,我发现了女主人公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性,而具有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热烈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女主人公与氓的相识大概始于一次集市贸易,也许是她的美貌让氓一见钟情,而氓表面上的忠厚老实也使她心生爱意。女主人爱得那样炽烈,痴情,她把满腔的热情、温柔、少女的纯真都给了氓。而在那个时代,婚娶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经媒人、父母允许的自由恋爱是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非礼”行为,女主人公不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她轻言细语的安慰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善良的她无法面对心上人的痛苦,在恼怒的氓面前,那荡漾于胸的强烈的爱,让她答应“秋以为期”,与其结婚。这种置父母、礼仪于不顾的行为,可敬可佩,这一冲破封建习俗的壮举,需要何等的气魄与胆量。
二.用心操持婚姻,保持人格独立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婚后的生活拮据艰难可想而知,然而女主人公并没有丝毫怨言,匆匆收起恋爱时的浪漫唯美,她选择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承担起建设美好家园的重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可以想象,一个柔弱的女子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辛劳作中,需要多大的勇气按捺住孤寂、失落、贫穷甚至是痛苦!是爱、执著的爱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给了她生命的精神支柱。而在那个男权意识日趋强化的社会里,女子退出支撑家庭的历史舞台,男子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是很普通的现象,女主人公却没有这样做,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不依不靠自强自立的人格魅力实在让我们敬佩!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格魅力,注定了她在未来的失败婚姻中表现得那样的干练、果决。
三.敢爱、敢恨、保持婚姻中的尊严
女主人公善良、艰苦的经历却不被氓所理解,婚后,男女主人公的距离拉开了:婚后的女主人公“女也不爽”,是的,作为一个好媳妇,女主人公把整个身心都放在家庭上,早起晚睡,吃苦耐劳,辛苦持家,可是,却忽略了自己,过早地“其黄而陨”;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的照料下,也许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以前的翩翩风度,甚至更加成熟而有魅力,终于有一天,他对女主人公产生了审美疲劳,开始厌烦,“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最后,他背弃了当初爱情的盟约,“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当爱情遭遇背叛,女主人公痛过,哭过,恨过,悔过,终于,她在生活的磨难中,从现实的惨痛中看透了那个坏男人的本质,没有苦苦哀求的姿态,也没有归路难寻的彷徨,更没有无穷无尽的长吁短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长袖一甩,剪断情思!这是古代女子身上少有的豪迈气概,伤不落泪,哀不乞怜,她以勇敢的决断维护了做人的尊严。
如果有人问我《诗经》中哪个女性形象最美,我的回答绝对是《氓》中的女主人公!她身上的独特的女性美、进步的爱情婚姻观让我怦然心动,敬慕有加。她就像一株淡雅的丁香,静静地绽放在《诗经》的长卷中,令人神往。
周平平,江西安福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