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第3期 ID: 146655

[ 刘浩 文选 ]   

莫让语文晨读成“鸡肋”

◇ 刘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早晨这么好的时段开设语文晨读课,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晨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晨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它有着诵读、记忆、积累、品悟等独特的功能。但令人遗憾的是,长久以来,晨读课的实际效果却叫人很不满意,现在晨读课已经成为“鸡肋”,上之无味,弃之不忍。为何至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点。
  1.教师的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晨读课是语文课的一个附设,认为晨读课就是一节自习课,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只是遛遛看看,重在管理。所以很多人一直称之为“看晨读”。教师只是在教室内或门口或室外看着,学生读什么、背什么全不过问。还有的是师生各忙其事,教师忙着备课、批改作业等,学生各自为战,干什么的都有。
  2.晨读课任务简单,方式单一。好多的晨读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上“预习某某课”或“背诵某某课”就万事大吉了,读、读、读,天天如此。学生的读有口无心,索然无味。
  3.缺少及时检查与反馈。布置任务了,让学生读了、背了,但教师不及时检查,学生也就敷衍了事。
  那么,如何有效上好晨读课呢?
  第一,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晨读课也是课,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然是课,不是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必须高度重视。只有思想重视了,我们才可能琢磨怎么去上,才可能像正儿八经的语文课一样,用心准备、精心设计。否则,你是不会挖空心思去琢磨的。
  第二,形式、内容要多样,方式方法要灵活,课内外兼顾,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不要一个学期下来了,全是读读读。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听读、个别读、小组读、师生同读等,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朗读和背诵的比赛等。读的内容要做到课内外兼顾,除了传统的读、背课文之外,还要适时增加课外内容。可以让学生课下摘抄一些现代美文、名句、格言、诗词,在晨读完成课文任务之后来朗读。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精品散文、优秀的短篇小说。学生接触到新鲜的阅读内容,何愁没有朗读的兴趣?
  第三,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对晨读课的阅读,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等等,最好都要明确。
  第四,要有必要的检查和检测。学生读的结果如何,情况怎么样,需要一定的手段检测。或抽查背诵,或集体背诵,或抽查默写,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来设计检测手段,以便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也会有成就感。
  第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如有位教师每天早晨走进教室后,便会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一句激励性的话语,如“我们最认真”、“让书香飘满校园”、“一日之计在于晨”、“你真棒”、“我们一起为早晨的校园增添生机”、“早晨一丝丝凉风使我们清醒,带来我们琅琅的读书声”等。每当学生看到这些富有启发性激励性陶冶性的话语,就像无声的命令唤起了他们晨读的自觉性,从而形成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晨读空间。
  总之,只要教师是个有心人,并能勇于尝试和探索,总能找到破解之法,让晨读课成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求知殿堂。
  (作者单位:枣庄市薛城区
  教育局教研室)

莫让语文晨读成“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