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238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点评

◇ 王海云 姚克军

  执教:王海云 点评:姚克军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台湾的蝴蝶谷》,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齐读)《台湾的蝴蝶谷》。
  师:读得响亮些。
  生:(大声地)《台湾的蝴蝶谷》。
  师:读得美妙动人些。
  生:(抑扬顿挫地)《台湾的蝴蝶谷》。
  【点评:记住课题和记住人名一样重要。朗读课题和朗读课文一样重要。题为文之眼,千万不可小视,更不可忽视】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能说说台湾的蝴蝶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
  生:台湾的蝴蝶谷是个非常美丽迷人的地方。
  师:一句话高度概括,很好。
  生:台湾的蝴蝶谷是个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的地方。
  师:哈,就是没有蝴蝶。
  生:(不好意思地补充)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师:能用上书中的词句,也不错。
  生: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师:你印象中的蝴蝶谷真美!
  生:(惟妙惟肖,还配合上动作)台湾的蝴蝶谷,蝴蝶非常美丽,有的山谷里有好多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美丽极了!
  师:你印象中的蝴蝶谷非常迷人,听你说真是一种享受哦。
  生:蝴蝶谷景色迷人,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我也很想去蝴蝶谷看那些美丽的蝴蝶呢。
  【点评: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不论学生是用自己的话概括,还是引用原文,抑或是作详尽的描述,均给予肯定,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概括及表达的能力】
  师:是呀,蝴蝶谷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吸引着你,吸引着我,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现在我们就随课文到蝴蝶谷去旅行吧。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二、三、四小节,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小节?要求:各人读各人的,大声读。
  (生摇头晃脑,读得十分投入。师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师:全部读完了吗?现在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小节吗?
  生:我最喜欢第四小节。
  生:我最喜欢第二小节。
  生:我最喜欢第三小节。
  生:二、三、四小节我全喜欢。
  师:的确,每一小节都写得很美,都惹人喜欢。老师想知道有哪些同学喜欢读第二小节?
  生:(纷纷举手)我、我、我……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读第二小节,那我们先来学习这一小节。谁愿意来读读第二小节呢?
  生:(争先恐后举起小手,有的学生还站了起来)我!我!我!……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呀,这样吧,谁读得好我们就让谁来读。先练习一下,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生积极练习读,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点评: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阶段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想读书、读好书的积极性】
  师:老师刚才看到了,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特别是这位女同学读得真用心,老师相信你一定读得很棒!请你来读一读吧。
  生:“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师:你读得很正确、很流利,也很有感情。真棒!(竖起大拇指)美丽的小蝴蝶们,要去聚会了,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好朋友,心里是多么的高兴、激动呀!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多媒体课件:美妙的音乐声中,色彩斑斓的蝴蝶们“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这里蝴蝶可真多、真美呀!请你们来想想这些蝴蝶会有些什么颜色呢?
  生: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蓝的,有紫的,还有绿的,数也数不清呢。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想出了这么多的颜色,这真是——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说出它们的颜色既多又美?
  生:色彩斑斓。
  生:五颜六色。
  生:五彩缤纷。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是说——
  生:蝴蝶的颜色多,颜色美。
  【点评:蝴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颜色美,所以在第一次展示多媒体课件时,就让学生理解“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这三个表示颜色多而美的成语,为第二自然段中重点句的学习和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师:还有谁想读这一节?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你读得这么好,能介绍一下你读得这么好的经验吗?
  生:我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眼前好像看到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争着、抢着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
  师:哦,是这样你才读得这么好的吗?你真了不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你们向她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加上一些动作,再把第二小节读一读吧。
  (学生们个个像小蝴蝶了,一边读一边还做着动作)
  师:同学们个个都读得很投入,你们看到美丽的蝴蝶了吗?
  生:(异口同声)看到了!
  师:这些蝴蝶是怎么飞来的?(出示句子)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又一群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生:我好像看到了蝴蝶们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欢快地赶来参加聚会呢。
  师:好,全体起立!现在呀,你们就是色彩斑斓的蝴蝶了,请你们一起边读边想象,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每年春季,一二读——
  (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特别是第二句话读得真精彩,加上动作更加活灵活现,让老师好像看到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真的飞来了。能把第二句再读一遍吗?
  生:(比第一次更认真地边读边做动作)“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找出这句话中表示蝴蝶动作的词语,在书上画出来。再读一读。
  生:飞过,穿过,越过,赶到。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蝴蝶,练习飞行吧。
  (生模拟蝴蝶作“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的动作)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在“飞行”时的动作有所变化,这几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
  生:花丛很矮,蝴蝶很轻松就可以飞过去了,所以动作要轻盈。
  生:树林中有很多树,所以蝴蝶飞行时有时要侧一下身子,防止撞到树。
  生:小溪里全是水,蝴蝶是不会游泳的,掉下去可就危险了,所以蝴蝶飞行时要有使劲向上的动作。
  生:蝴蝶们“赶到”目的地了,用不着再一个劲地往前飞,而且心情一定十分高兴,所以飞行时要加上回旋和舞蹈的动作。
  师:作者的用词真准确啊!同学们的理解真深刻啊!听着你们的朗读,看着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一群五颜六色的蝴蝶从远方快活地飞来了。请同学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朗读第二小节。
  生:(齐)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点评:蝴蝶给人的第二印象是飞行美。通过找动词、品读重点句子、模拟蝴蝶“飞行”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四个动词有了形象化的理解,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用词准确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师:这么多的蝴蝶赶到山谷里来聚会,那么蝴蝶谷里的景象怎样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
  (播放多媒体课件:蝴蝶谷里的迷人景象)
  师:看完了,同学们想说什么呢?
  生:这些蝴蝶真美呀,蝴蝶谷成了蝴蝶的海洋。
  生:这些蝴蝶像美丽的天使,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师:同学们说得真生动有趣,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三小节。
  (生反复朗读第三小节)
  师:课文第三小节向我们介绍了两个蝴蝶谷,你喜欢哪个蝴蝶谷呢?读读你喜欢的蝴蝶谷的句子,想想你喜欢的蝴蝶谷美在哪里?
  生:我最喜欢第一个蝴蝶谷。整个山谷全是黄色的蝴蝶,像满地盛开的油菜花,又像洒了满地的黄金。
  师:满地的黄金,这下发财了!
  (众生大笑)
  生:(读第二句)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师:是呀,在树木花草间,山石溪水畔,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金光灿灿。这里是山谷,更是蝴蝶的天堂,多么金碧辉煌呀!现在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能读得更好点吗?
  (生读第二句)
  师:你们读得真好,把这群可爱的黄蝴蝶带到老师的面前啦。我们也来边读边想象,一起美美地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饶有兴趣地齐读第二句)
  师:一个山谷只有一种颜色的蝴蝶,这壮观的景象不止黄蝶谷有。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红颜色的蝴蝶,想象一下,那是一种怎样美妙的景象呢?
  生:有的山谷只有一种红颜色的蝴蝶,像流了一地的鲜血。
  师:你认为流血很美丽?
  生:(不好意思地)像满山谷的红绸子在飘舞。
  师:这还差不多。
  生:有的山谷只有一种红颜色的蝴蝶,在傍晚的霞光中,看上去红通通一片,像撒了一地的红宝石,闪闪发光。
  师:又是一个小财迷。
  (生笑)
  师:物以类聚。想象一下,有的山谷还可能聚集哪种颜色的蝴蝶,它们美在哪里?
  生:有的山谷只有一种紫颜色的蝴蝶,在晨风中翩翩起舞,像满地盛开的紫罗兰。
  生:有的山谷中只有一种白颜色的蝴蝶,远远望去,就像朵朵雪花在空中飘飞。
  师:为什么要“远远望去”呢?
  生:近了看得清楚,就不像了。
  师:看来你用词也蛮准确的。
  生:有的山谷只有一种花颜色的蝴蝶,像花蝴蝶一样好看。
  师:花蝴蝶像花蝴蝶,这个比喻恰当吗?
  生:不恰当。因为花蝴蝶本来就是花蝴蝶,而不是像,而且花蝴蝶也不是一种颜色的蝴蝶。
  师:(面对答错的学生,抚摸了一下他的头)明白了吧,想好该怎么说了吗?
  生:有的山谷只有一种绿颜色的蝴蝶,在阳光下看去,像一片片跳动的树叶。
  (师带头鼓掌)
  【点评:在学生欣赏完黄蝶谷中的美景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想象一个山谷中如果只有一种其它颜色的蝴蝶,分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并尝试用书上的句式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表达】
  师:黄蝶谷以及所有只有一种颜色的蝴蝶谷都十分壮观,有喜欢第二个蝴蝶谷的吗?
  生:我最喜欢第二个蝴蝶谷。因为我觉得一种颜色比较单调,眼中老出现一种颜色,那不是色盲了吗?还有,我们知道,书上所有描写美好的生活都用“多姿多彩”、“丰富多彩”来形容,所以我喜欢第二个蝴蝶谷。
  师:说得很有道理!
  生:(读第三句)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师:你读这句话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像花瓣那样在空中飘来飘去。
  师:其他同学呢?还想到了什么呢?
  生:(很自信)我好像还听到了蝴蝶们唱歌,歌唱蝴蝶谷真美丽呢。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第三节和第二节一样,写得很美。请同学们把二、三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有什么感想?
  生:蝴蝶也像我们人类一样,知道“物以类聚”的道理,真够聪明的。
  生:它们聚集在一起,可能是举行选美大会,也可能是选举蝴蝶总统。
  生:也可能是召开武林大会,选举武林盟主。
  师:(笑)想法真够奇特的。
  生:老师,我比较喜欢第三节的第一句话。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非常”就是说景色特别美,不同寻常。我想,要是我们这儿也有台湾那样的蝴蝶谷就好了。读了这句话,我真想赶快到那里去看看可爱的蝴蝶了,可是现在大陆和台湾还不能正常往来,真是太可惜了!大陆和台湾要能统一就好了。
  师:相信在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假如到了那一天,中国统一了,我们可以自由地出入台湾,请你们来当小导游,行吗?把知道的介绍给大家听,好吗?
  生:好!
  师:请四人一小组合作,用上“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蝴蝶谷。有的蝴蝶谷的景象怎么样,有的蝴蝶谷里景象怎么样…… ”这个句式介绍第二、三段,要求:语句通顺,声音响亮。
  (生自由练说,师巡视辅导。然后,教师给学生带上导游帽,各小组推举代表上台当小导游,介绍台湾的蝴蝶谷,掌声一阵阵响起)
  师:小导游们的表现相当出色,基本上把课文二、三节中的内容全部用上了,还加上很多自己的想象,并且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结尾的时候还说“祝大家玩得愉快!”显得彬彬有礼!
  (学生再次鼓掌)
  【点评:当学生当小导游,看图、读文、想象、说话,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将书面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从而达到丰富想象、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也在说话中激发学生热爱台湾蝴蝶谷的情感。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介绍”,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
  师:说得太棒了!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知道老师这时最想干什么?
  生:最想去蝴蝶谷旅游。
  师:你们想吗?
  生:想!(声音非常响亮,还有种迫不及待的味道)
  师:蝴蝶谷不仅吸引你,吸引我,还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游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第四小节。
  师:你们能根据这一小节内容,把它表演一下吗?
  生:好!
  (师当游客,所有学生都当蝴蝶,众蝴蝶把“游客”围在中间,作翩翩起舞状)
  【点评:老师成了游客,小朋友们成了蝴蝶谷好客的蝴蝶。如此创设情境,实现角色转换。在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翩翩起舞”与“团团围住”的意思】
  师:人和蝴蝶亲密无间,人和自然是那么和谐,如果你是个音乐家或者画家、摄影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生:我要是画家,会把美丽的蝴蝶谷画下来,送给没去蝴蝶谷旅游的小朋友。
  师: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
  生:我要是摄影师,会把迷人的蝴蝶谷拍下来,制作成碟片,送给那些没有机会到蝴蝶谷的老人。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我要是作曲家,一定会为蝴蝶谷谱一支最动听的乐曲,在那里播放,让蝴蝶们随着音乐舞蹈,姿态一定更漂亮!
  师:是呀,蝴蝶谷真是个美丽迷人的地方。其实,台湾不仅蝴蝶美,山美,水也美,它是我国的宝岛。我们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我们就真的可以到那里去旅行了。
  【点评: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毫无斧凿痕迹,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评】
  《台湾的蝴蝶谷》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内容,这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自然风光的优美短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象,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 以读为主,多法并举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一般较难把握。蝴蝶谷远在台湾,学生不能亲历,文中的一些重点句也就成了教学难点。比如:课文的第二小节中的第二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句话中的动词“飞过”“穿过”“越过”“赶到”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和丰富性。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花丛用“飞过”、树林用“穿过”、小溪用“越过”呢?教学中,教者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并让学生边读边模拟蝴蝶“飞行”,以读为主,多法并举,从而探究出这四个动词的深层含义:花丛很矮,蝴蝶很轻松就可以过去,所以用“飞过”,以示动作之轻盈;树林中有很多树,有的树之间的空隙较小,蝴蝶飞行时必须侧一下身子,才能钻过去,否则就会撞到树,所以用“穿过”;小溪里全是水,蝴蝶是不会游泳的,掉下去可就危险了,蝴蝶飞行时必须使劲向上,所以用“越过”;蝴蝶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用不着再一个劲地往前飞,而且心情一定十分高兴,所以飞行时就有了回旋和舞蹈的动作,“赶到”一词把蝴蝶们的欢欣之情跃然纸上……
  
  二、 启发想象,激荡思维
  本文文辞优美,内涵丰富。课文的第三节分别向学生展示了蝴蝶谷中“黄蝶谷”与“彩蝶谷”的奇特风景,是全文的重点。在教学“黄蝶谷”时,教者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黄蝶谷”中“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的迷人景象,使学生对“黄蝶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起学生对“黄蝶谷”的喜爱之情。接着让学生陈述喜欢的理由,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喜欢之情表达出来。最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物以类聚。一个山谷只有一种颜色的蝴蝶,这壮观的景象不止黄蝶谷有,有的山谷里可能只有一种红颜色的蝴蝶,想象一下,那是一种怎样美妙的景象呢?有的山谷还可能聚集哪种单一颜色的蝴蝶,它们美在哪里?学生想象的闸门被打开,思维得到有效地发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 创设情境,和谐交际
  文章的第四小节主要写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教者以此发散开去,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要求学生做“小导游”,把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这样不光把课文二、三节中的内容全部消化了,而且加上很多自己的想象,并运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结尾时的祝贺语更显得彬彬有礼。二是即兴表演的课本剧,老师当游客,所有学生都当蝴蝶,“众蝴蝶”把“游客”围在中间,翩翩起舞,这样“团团围住”与“翩翩起舞”两个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创设,不但内化了书本知识,提高了表达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和谐交际的能力,为将来走进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四、 春风化雨,文道统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来都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果生搬硬套,强行给文本贴标签,就会流于形式,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有鉴于此,教者在引导学生读后感悟的时候,一学生说道:“我真想赶快到那里(台湾的蝴蝶谷)去看看可爱的蝴蝶了,可是现在大陆和台湾还不能正常往来,真是太可惜了!大陆和台湾要能统一就好了。”老师立即抓住契机,点拨道:“相信在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末尾再次强调:“台湾的蝴蝶谷真是个美丽迷人的地方,其实,台湾不仅蝴蝶美,山美,水也美,它是我国的宝岛。我们希望它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到那里去旅行了。”这样的教学,寓爱国主义思想于语文教学之中,且无任何斧凿痕迹,起到春风化雨、画龙点睛的作用。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教者乐教,学生乐学,师生感情融洽,语文课堂成了学生心中的“蝴蝶谷”,柔美而壮丽。
  [执教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点评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点评
目录

  •  / 叶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