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听教师在课后抱怨:“现在的学生不知怎么了,这个问题我已经讲得很明确了,可是课堂上死气沉沉,举手发言就那么几个,我这课没法上了……”“是呀,我们班也是,一个问题下去,举手发言的寥寥无几,好学生太少了……”“我一堂课不知要停下来几次,明明已经怒发冲冠了,却还得好言相劝,上课要认真看,用心听,唉,简直是恨铁不成钢!”
我也看到这样一位教师,上完课后,她满面红光,那掩饰不住的笑颜告诉我们,她这堂课上得依旧很成功。问她,这堂课感觉怎么样,她总是那么淡淡的一句:“这堂课,我们很开心!”
同一所学校,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我发现,许多教师受学生成绩排名的巨大压力变得浮躁起来,变得急功近利,整天期盼着自己的学生个个优秀。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渐渐忽略了教育的内在规律,久而久之,教师累,学生也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我认为这是“抱怨课”产生的直接原因。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敦促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如何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如何开展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些都离不开课堂这个主阵地。激活课堂变得至关重要,怎样激活语文课堂,我的想法是:
一、 营造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激活语文课堂提供前提条件
拉塞克·维努迪指出:“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植物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灵健康发展,教师的宽容与谅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造就学生健康、开朗、自信的心灵。
我给自己定下这样的准则,和学生在一起,要面带笑容,要态度和蔼。要让学生从我的亲切言语举止中感受温暖,从我的微笑中得到鼓励,始终处在无拘无束的、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会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学习的愿望。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就能调动学生身上一切的积极因素。
当我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还是语文课时,学生异口同声喊起来:“耶!”这表明学生已经爱上了我和我的语文课。
二、 激活教师和学生
1. 激活教师。激活课堂首先要激活自己,这样,你才能起到主导作用。教师有饱满的精神、优雅的教态,学生才会被教师所感染,学习情绪才会高涨,师生之间互动,教学才会理想。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素养,增长自己的才干,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老师也不妨在学生面前“秀”一下,当学生成为你的“粉丝”的时候,你就把自己激活了。
2. 激活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激活学生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根据专家研究,一个人成功,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因此,激活学生,就要创造民主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学生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是创设民主环境和宽松氛围的关键。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思考、交流、探索、表述,还要始终给学生以鼓励。心理专家伯利那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成绩会下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褒扬的语句,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目标,教师通过激励学生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优化学生人格的目的。
三、激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1. 激活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据,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而且要通过教材的图文结合,挖掘教材育人的潜在因素。确实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正确使用教材,用活教材。针对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的特点,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补充教材,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2. 激活教学形式。有些内容不论你怎么讲解,学生都记不住、理解不透,更有甚者不喜欢听,就算他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又能怎么样,“人在曹营心在汉”。此时不妨把理解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时间与机会参与进来。如在学习《负荆请罪》一课时,我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把学生分成“背景组”“内容组”“意义组”“司仪组”和“评议组”,每一组负责人组织本组人员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然后推出代表登台表演。正式上课时,在“司仪组”主持人的安排下,首先由“背景组”代表演讲,然后由“内容组”几名代表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等登台亮相,阐述各自的主张。接着由“意义组”代表分析负荆请罪的意义与影响。最后由“评议组”就各位代表的表现和各组的表现进行评议。这样学生充满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第三节课是学生一天最疲惫的时候,学习效率往往很低,每逢此时,一上课我便给学生讲一个有关语文知识的笑话来提神,讲完一个笑话,有时还迁移一下,花的时间不长,却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疲劳、困顿随着开怀大笑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学生重新调整情绪,投入新课学习,同时从笑话中也受到教益,一举两得。
在教学中有部分课文学生不易理解,这时让音乐融入教学中,发挥音乐巨大的感染力,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时,我在某一时段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那特殊的听觉刺激一下子激活了学生,拉近了学生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学生迫不及待地朗诵课文,他们朗诵的语速、语调竟与音乐和文本达到完美的融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上《牛郎织女》一课的前几周,我便将上课内容向学生公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生畅游在网络世界里,有的欣赏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有的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资料……自己动手获取了这么多的知识,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求知探索的强烈欲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新形势下的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变迁,融入教改大潮中,激活自己、激活学生、激活课堂,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