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315

[ 王金芳 文选 ]   

让“搬运工”下岗

◇ 王金芳

  一次上课,我让同学们上黑板写属于某些部首的字,由于布置了预习,学生个个举手、跃跃欲试,我看了满心欢喜。同学们写了一个又一个,不一会儿,就把黑板写满了。可我发现很多字不常见,很难写,于是我让写这些字的同学读音,组词,再说说这些字的意思,他们居然不会,我问同学们这些字从何而来,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字典上查的。”
  我沉思了一下说:“你们把这些字从字典上搬到作业本上能算学会这些字了吗?不会读音、不懂意思,能记住吗?”同学们听了,都不作声。
  我又说:“同学们,这是一个学习习惯问题,你们还没有养成自己学会知识的好习惯,只是为了完成写出属于这些部首的字的这个任务,这样行吗?现在我们做个游戏:把书合上,每个人从记忆中搜索属于这些部首的字,看看情况怎么样。”同学们都有兴趣,纷纷举起手来。他们站起来说的时候,不仅说这个字,还组词,你说一个,我说一个,一会儿说了一大堆,这一次都是常见常用的字。我小结时说:“看,你们多能干,一下子就搜索出这么多,你们能把这些字再存入记忆中去吗?比比看,看谁存得又多又快。”同学们兴趣更高了,几分钟后我让同学们当堂在本子上默写,每个同学都能写出好多个。
  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反映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当前,有些小学生学习不得法,“勤勤恳恳地”做着“搬运工”,把知识从书本上、字典上搬到自己的作业本子上。课外阅读不去整合理解变成记忆储藏,而是整个往课堂上搬,交流的时候结结巴巴也念不出来。针对这个现象,我想出了一些对策,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比较好。
  1. 字词教学堂堂清。每教一篇新课文前布置学生预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看看、写写、背背等)记住课文后面列出的生字新词。第二天一上课先让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词,交流后立即展开默词比赛。默对者得红星,一个月按累计红星次数给予奖励。默错者课余个别辅导,给时间准备,然后再说说记住这些字词的窍门,在这个基础上再默,效果就好了。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我就帮他们一起想办法,直到全部默写正确。
  2. 资料交流件件明。每教一篇课文或多或少要补充一些资料。为了防止学生做“搬运工”,我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时先探究一番:属于诵读类的要读得正确流利;属于介绍类的要整理成要点;属于图片类的,要用自己的语言解说……总之,先要自己学会、弄明白。
  3. 参与教学多多善。课堂上,不在乎学生记了多少笔记,而在乎学生听了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有多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多少,记住了多少。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当地笔记还是需要的,如重点字词点点,关键句子画画,补充拓展写写。
  4. 家庭作业题题懂。机械地抄抄写写的少了,用心地读经典诗词、名言警句、美文华章的多了,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是每天必做的事。第二天,同学们把好玩的文章、有趣的笔记利用闲暇时间交流,非常受欢迎。
  如今,同学们变了,“搬运工”越来越少了,更多地愿意去自主探究钻研,学习面貌一新,令我十分欣喜。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

让“搬运工”下岗
目录

  •  / 叶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