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292

[ 蔡永平 文选 ]   

浅谈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 蔡永平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是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这80万字的阅读量就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量化标准。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不乐观。1. 有些教师只注重课本教学,而对课外阅读缺少关注。2. 有些教师缺少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真正的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如下做法:
  
  一、 加强课外阅读,广泛获取信息
  
  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课本阅读领悟《语文读本》。《语文读本》是编者为配合教材而选的同步内容、体例的优秀文章,是最佳课外阅读材料,实用性最强。阅读它,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同时又扩大了知识面。如《语文读本》根据课本的体例配套的“咏物抒怀”,选取了同体例的文章《枫叶礼赞》《松树的风格》《窗外的声音》等,“小说之林”选取了同体例的《一茎灯草》《一张车票》《外国微型小说两则》等。同体例的文章比课文多了几倍,学生阅读该体例的文章,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还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从广义上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阅读《语文读本》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其次,联系课本推荐名著。新课标对每册课本都推荐一部名著,课本只选录该名著中的一个片段。要求学生通读整部小说,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对健全他们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如学生通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在与保尔·柯察金的对话过程中,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读着,读着,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是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着比钢铁还坚硬的意志。是什么力量在鼓舞他呢?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是那伟大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唤他,这是他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的动力。阅读这本书,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阅读报纸杂志。
  当前,初中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习题做得太多,而报纸杂志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读书应该是人类的一种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意志,是语文老师的天职。要学好语文那就要阅读报纸杂志,从中学生可以了解人生、社会。有一位学生读了《读者》上的《饿死的鹦鹉》一文后感受极深,他说,“笼子危机”一旦形成,后果不堪设想,而导致这种结局的形成,正是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侍候孩子周到入微的父母。年幼时不学会自立的孩子,长大后必将品尝苦果。如果说让“鸟儿”冲出笼子,自由飞翔,那么在将来的生命行程中他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报纸杂志对学生了解社会,体悟人生确有很大的帮助。
  
  二、 创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能力
  
  如何加强课外阅读?
  首先,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书香教室,在书香的教室里,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可以尽情地阅读,可以畅快地饱览。由于书香教室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学生内心开始渴求读书。为此,我为学生订阅报纸杂志,设立图书角,建立阅读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做好摘抄和笔记,上交心得体会。推动学生阅读,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检查、督促,并建立评价制度。
  其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设阅读课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专门开设的阅读课上着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阅读课在学校阅览室上课,主要以介绍报纸杂志以及书籍为主,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给学生必要的具体的阅读指导,通过阅读让学生主动贴近文本,在阅读过程中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要让学生广泛地涉猎文学作品。一个学期只推荐某几部作品效果不见得好,有些名著学生不一定爱读,有些名著学生不一定读得了,而学生喜欢读的作品又不在此列,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曾说:“每个人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阅读,不要迷信任何模式,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这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一定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气度,要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他们喜欢的作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在茫茫的书海中寻找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书报杂志”,让学生进入到一种理想的阅读状态:爱上书,并拥有自己的文学偶像,这才是教师真正要去做的。
  诚然,初中生由于学习沉重的压力,虽然喜欢课外阅读,但还是遇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家长不支持,任课老师暗中反对,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等等。但语文老师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对策,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仅仅让学生学习一本语文书,那是学不好语文的。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给青少年以课外阅读!”让他们走进名篇名著,走进报纸杂志,走进作家,相信,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会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中]

浅谈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目录

  •  / 叶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