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521

[ 吴小江 文选 ]   

容易读错用错的七个词

◇ 吴小江

  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此处应该读le,往往误读成yue,不仅有的教师读错,主持人也容易读错,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有主持人读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yue乎”。
  二、2008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使三聚氰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氰胺”应读qing’an,但不少人误读为qing’an。尤其是“氰”字,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氰化钾”“氰化钠”的“氰”读成qung,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误读。
  三、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2008年中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用到“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撼”为手旁,义为以手摇物;“憾”为心旁,义为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四、容易混淆的词还有:狙击/阻击。如:“狙击百年一遏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击赤潮”。两处“狙击”应为“阻击”。“狙击”和“阻击”同为军事术语,但含义不同:“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五、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营利/盈利。有人经常把“非营利机构”误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六、容易用错的词还有:期间。如:“期间,我曾三上北京”“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两处“期间”应为“其间”。“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个词是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的。
  七、财经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存款准备金率。不少人往往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混为一谈。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按照规定必须将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缴存到中央银行。后者是指提取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容易读错用错的七个词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