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信息复杂而广泛,因此要求人们有能力摄取最有用的信息,要求人们有独立的思想,因而对教育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只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实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
今天,开放式的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获取资源的途径已经具备。只欠学生这个实践东风。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发现在如今的开放式网络条件下。学生自主与协作的学习方式对知识的探求和掌握具有重大经验意义,这种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助于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学生自主与协作不同于让学生一个人去自学,也不是简单的无目的一起学习的过程。它是由这堂课的教师通过课前的备课,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隐含在学生研究的课题中,将多个知识点有机组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形成最大的知识容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丰富的网络资源有机地整合进课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每节课教师要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师要当排疑解惑的引路人。
分布学习计划。我们事先应该使每个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标,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这个学期的总体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学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学习目的。
改变学习方法。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自主与协作学习,跟现代信息开放性相一致。
自主与协作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自主与协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个人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自主与协作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然后再进行协作、交流,最后解决问题。
协作学习前分工一定要明确。在协作探究前要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异质分组,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乃至性别等都要相对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责任,采取轮换制,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内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