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习惯,还得从“习惯”一词说起。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什么是学习习惯,《教育学》中的解释是:指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是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课前预习、上课专心、认真笔记、独立思考、思维创新、大胆质疑、积极发言、按时作业、书写工整、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勇于创新,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蓬勃地成长。
习惯靠养成,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动力。好习惯,能催人奋进,使人走向成功;而坏习惯能使人消沉,一事无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业至关重要。
一、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听课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强,就能大大提高听课的效果,不然。会被动听讲,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可结合布置作业预习课文。当然,这项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并且要举出成功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预习的好处,以消除“预习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另外,预习时务必做到步骤落实,内容到位,切忌走过场,以真正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二、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一些学生之所以成绩差,其主要原因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要想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眼、耳、手、脑并用。要教给他们听课的方法,要眼看、耳听、手记、大脑想,声声入耳,字字人心,做到“坐得住、盯得紧、听得进、记得牢”。
根据笔者长期教学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下面一些毛病,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
1 只埋头听,不抬头看。有些同学听课时,只埋头记笔记,或者埋头翻阅教科书。因此要引导这类学生在听课时注意抬头看老师的表情、眼神,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因为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2 不管上什么课,都是“听、记、想”。实际上,不同课程,特点不同,不同教师风格各异。因此,学生上不同的课应采用不同方法。上数学课要特别注意教师的讲解、证明过程。上语文课则要调动各种感官,专心地听,大胆地说。积极地读,认真地写。不同的教师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听课。例如说话简洁的教师上课,学生要多记笔记,因为句句是重点。说话重复的教师上课,学生要专注倾听,要快速思索,哪些话是关键,笔记只记关键部分。
3 低年级学生课间喜欢追逐打闹,上课了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听讲一段时间,就有了疲劳感,甚至昏昏欲睡,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这个情况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了保证听课效果,教师应提醒学生课间不要剧烈运动,而是利用课间做好下堂课的各项准备。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课或课外读书时,养成随时圈点、批注的习惯。听讲过程中笔不离手,当教师讲到某个对自己有启发的问题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或有价值的地方被漏掉。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时要努力避免两种偏向:
一种是颠倒了听与记的关系。对老师讲的内容,生怕漏掉了,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只拼命地记,不动脑去想,甚至是教科书上现成的概念、道理等也无一遗漏,结果是一节课下来累得筋疲力尽,该理解的理解不了,该记住的也没能记下来,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学习成绩。
另一种是不善于利用教科书做笔记。有些同学也许是出于爱惜课本的考虑,一学期结束教科书干干净净,这并不可取。事实上,每页书都有许多空白处,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随时记录与本页所讲内容相对应的笔记,这样随学随记,简单方便,再复习时也容易查找,这也正是“书头笔记法”所要求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做好课堂笔记。
四、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有效措施。复习应及时、经常,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复习要趁热打铁,不然,预习、听讲的成果酒很难巩固,时间一久,必然会造成知识的遗漏,影响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新生更容易忽视了这一点,做完作业,万事大吉,每到考试,临阵魔枪搞突击,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日常复习,做到:一要经常化,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二要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不留尾巴;三要适当做一些题目,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手段。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为以后的复习积累资料。因此,一定要指导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教师应要求学生先复习再做作业,学过的内容复习好了。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难免做作业过程中出现许多困难,马虎的学生会乱做一气或者照抄别人作业。不少同学之所以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就是由于没有掌握先复习后作业的正确方法。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短时间完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养成的过程,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严格管理,长期教育,如此才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