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12岁,五年级学生。该生成绩一般,写字很慢,孩子的母亲为此十分着急,找到我。听完程明妈用极快的语速诉说完孩子的缺点后,我和程明妈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孩子写作业时,你会做什么?”
“我在旁边看着他。你不看着他,他写不好,而且写得很慢。”
“你怎么说他?”
“我说他怎么连个字都写不好,妈妈看着还老出错。妈妈小的时候,没有人管,也没有这样笨。”
在我和妈妈说话时,我发现孩子在一边偷偷地看着,很小心的样子。
我转向了孩子,和孩子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后,要程明去书桌那边,默写一首他最熟悉的诗,并承诺如果在一分钟内写完,我就会送他一个礼物。程明痛快地答应了。
孩子写字时,我关察到他的手很用力,握笔的指头都是弯的。字也写得很硬。我用手轻轻抚着他的头,让孩子放松。孩子写完了,我表扬了他,并且奖给他一个礼物。孩子很高兴,还坐在了我的腿上。
通过观察我发现,妈妈的着急正是她自己造成的。妈妈在孩子的旁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不是用欣赏鼓励的眼神和语言,而是用挑剔的眼神、斥责的语气甚至是侮辱的言辞指责孩子的错误。孩子在高度紧张中,手指运转不灵,写出的字当然是慢而难看了。
我为她们母子提出了如下建议:
1 妈妈准备一个本子,写下每天发现的孩井长水子的优点。
2 和孩子说话时,只说孩子的优点,不说孩子的缺点。
3 把孩子的缺点和对他的希望写在纸上,装进信封给孩子;孩子对妈妈的要求也写成信.给妈妈。
4 妈妈不再看孩子写作业,而是在孩子不远的地方看书,以备孩子的询问。
刚开始,这位妈妈很不习惯,找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很少。一周后,多了起来。看到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妈妈的克制也很艰难。写信成为她发泄的途径。但是写完了不给孩子看,因为妈妈看到写出的话让她自己都很震惊。她明白了在生气的状况下,自己有多可.怕。所以,妈妈开始在上班时,自己精神状态不错的情况下,给儿子写信。第三封信后,儿子回信了,她兴奋地在第一时间告诉了我。
两个月后,她带孩子专门来感谢我,因为孩子写字慢的毛病已经不存在了,成绩也上去了,和妈妈也开始有说有笑了。
俗话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斥责是孩子成长中的大敌。孩子的自信和能力会在斥责中荡然无存。所以,不要用苛求的眼光看孩子。换一种心态,换一个方式,把挑缺点改为找优点,改多斥责为多鼓励、多赏识,就可以逐步扭转被自己破坏的亲子关系。而批评呢,不是不用,而是以一种更冷静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找出孩子的缺点并帮助孩子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