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461

[ 陈昌春 文选 ]   

用句式叩响的乐章

◇ 陈昌春

  《雪》一文凭借特殊的句式,创造了一种优雅与壮美融合的意境,具有音乐般节奏美。
  《雪》依据节奏的起伏可以分为四个乐段。
  第一乐段即第一自然段,使用了整句、长句,节奏舒缓,引人遐想,读起来朗朗上口。开篇第一句,如小提琴的一声俏丽长划,醒耳、提神,引出了意象——雪,并且带着鲜明的褒奖—“灿烂的”!这个用了三个并列短语而成的长句,奠定了全文对雪讴歌的基调,也为回忆江南的雪拉开了一扇小门——个扩展式的长句拉开的小门:“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个长句的扩展式也是整句形式,用对比建立起来,虽然不似对仗的工巧,但从雨到雪,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一种齐整相映之美。接着又是一个工整、文雅的长句,铺开了对江南的雪的追忆:“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这里用了一个华丽的排比,对雪景的描写更加晓畅。往下节奏稍有改变,有些随意,用短句兼散句实现了由静到动的过渡:“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之后又用了—个较长的句式,内含了一组充当宾语的并列动词性短语,加之文雅的书面语色彩,结束了对江南雪景的概括追寻:“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就像乐曲的几声齐奏结束了一段隋感的倾诉。
  第二乐段,也就是第二、三自然段,属于一组特写镜头,是一个特别的追忆,用的是散句、短句,还有口语性很强的句式。从“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到“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都采用了这样的句式,这几个句子就像乐曲中短促快捷击键,营造出了快乐、热闹、随意、亲切、祥和的盎然生机。然后作者用了一个短小的书语句“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使节奏顿然停滞,如二胡的一声叹息,带来了第二乐段的惋惜、遗憾、困惑和一切复归于无的无奈:“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叉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用的是一个长句,因含对比而具有整句的意味,恰如小提琴一阵思考性独奏。余味不绝。
  第三乐段包括第四、五自然段,是全篇的升华,更是一段充满力度的、填满宇宙的交响乐。文章采用了一个含排比的整句式的长句+一个散句+一们奎动且递进的长句+—个整齐简洁的判断句。这四个部分序标如下:①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节奏一转,击弹出主要的意象——朔方的雪及其性格特征)②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这个散句对节奏稍作调整,如小憩,如助跑,为下文高亢的交响乐埋下伏笔)③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是整个乐章的中心与升华,是交响的雄壮与激昂,是涅磐的艰苦和伟大,非是独奏的音乐)④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背景渐阔,意象渐远,节奏因两个短句排比又见舒缓,力度渐弱,音响渐小,意象渐渐消失,判断随即明了“是雨的精魂”,朔方的雪复活了!)
  第四乐段就是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整式的短句,凝重的,旁观的,思索的,肯定的,超然的,像一声细细的天籁,画外的神音,飘然而悠悠地响起。平静地接受了寂灭。暗暗地赞美了寂灭的宁静,悄悄地羡慕和憧憬着宁静的永恒。这就是“是的”极短的肯定,这就是“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之排比兼层次的整式列句,也是庄重,严肃,雅丽的书面语句式色彩。
  总之,由于《雪》巧妙运用了各种句式,使之交错搭配,很好地配合了文章的内涵,在语感上形成了一种和谐循环,错落有致而贯通的气势。如果说《野草》二十四篇是一首主题丰富的交响乐,那么《雪》就是其中最具华彩的乐章,一首用句式叩响的华彩乐章!

用句式叩响的乐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