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5期 ID: 156902

[ 田淑芸 文选 ]   

关于智慧型教师的解读

◇ 田淑芸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做一个智慧型教师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与紧迫性。如果教师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参照,那么,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人生历程就有不一样的内驱力。那么,一个教师所达到的人生高度就会不一样。笔者以为欲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必须具有如下几个基本条件。
  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必须是一个思考型教师。我思故我在,这必须是每一个教师的座右铭。要让思考成为一个教师的行为习惯,因为第一线的老师面临着层出不穷稍纵即逝的教育个案,如果我们抓住教育个案中所蕴含的教育灵光去思考,就可能生成一种教育灵感,进而演化成一种教育智慧。著名特级教师吴心田每天思考研究许多教育个案,有可能凌晨两三点钟从半梦半醒半思半考的状态中翻身起来写作。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抓住教育中的每个细小的教育案例,深入思考反复研究,创造了教育中许多让教师们言说不尽的传奇。思考已成为所有智慧型教师自觉的生命状态。
  教育对象是富有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呈现出来的教育表征也不一样,我们针对每个教育个体出现的教育个案应该有个性化的思考,从而找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学是一项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但其落脚点仍在学生身上。无论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以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以整体提升考生高考应考能力。虽说教师没有在讲台前唾沬横飞地系统讲解,但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也就是说,教学理念如何前位,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基本功如何完美,但不一定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东西,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激活学生思维,以真正提高学生能力为首要的宗旨。
  做智慧型教师必须是有终极目标的教师。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上必须有宏观构建的思想。只在一节课上精雕细琢而没有全局观念的课毕竟是小智慧,我们应该把一节课放在高中三年的教学背景下来思考,到底在学生知识建构体系中能够沉淀多少。有宏观构建理念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大智慧,教师才能教得轻松,教得有信心,学生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有底气。许多大智慧的教师不完全计较每一节课的得失,而把这一节课放在三年的建构过程中参照,在高考中稳操胜券,形成了一种稳建的风格。而在平常考试中未必就高出别人多少,但在高考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部分教师未曾深入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未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其内在规律以及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从而确定教育教学的战略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己对所教内容的深透理解,没有教学的知识网络,只要是知识,不分主次轻重,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觉得什么都考,什么都是重点难点,疑神疑鬼,患得患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八面出击,没有取舍原则,致使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茫然。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大胆舍弃臃肿冗杂的教学内容,舍得越到点,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一个不知取舍的教师必将力不从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成绩不见提高,必将影响教学的信心,甚至怀疑自己教学的能力。
  做智慧型教师必须是有教育个性的教师。教师个性越鲜明,教学风格越突出,学生也许越喜欢这个教师。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缺点的教师也许并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一个毫无生气四平八稳的老学究即使满腹经纶,也未必就是学生喜欢的教师。我们认为让学生喜欢授课的教师以及教师所授的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智慧。
  做到有个性,必须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而生活情趣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如何使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出光彩,对于一个改变与改造学生精神世界的老师来讲尤其重要。只有老师的精神世界丰富与阳光,才可能给学生灿烂与微笑的教育。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才可能有健康与灵动的个性。
  做到有个性,必须是一个有专业追求与专业素养的老师。一个教师只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驾驭能力强,才可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引经据典,也才可能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充满生命激情与活力。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生命形态才可能是诗意人生。老师的个性张扬了,学生的收获更大了,教育的水平提高了,老师的智慧体现了。
  
  田淑芸,湖北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关于智慧型教师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