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5期 ID: 156889

[ 魏彦玮 文选 ]   

农村学校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魏彦玮

  1、教师写作知识调查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写作知识的多少、深浅等有直接关系。我们借助教师集中培训的机会,用笔试检测的方式先后对1836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知识进行量化评析。我们的试题包括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新课程中有关写作及写作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结果是:90分—100分的占3%,80分—89分的占10%,70分—79分的占17%,60分—69分的占26%,50分——59分占24%,40分—49分占16%,40分以下占4%。其中,在56%的合格率中,小学教师占17%,中学教师占39%。
  2、教师写作水平调查
  教师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写作水平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相对高一些。我们先后对1606名培训学员以考试检测的方式进行量化评析。我们所出的考题是:根据自己所教年级,写一篇“下水”文;根据自己的特长,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这是极具开放性的试题,也是完全可以发挥教师写作水平的试题。测试结果如下:
  90分—100分的占6%,80分—89分的占17%,70分—79分的占15%,60分—69分的占34%,50分——59分占21%,40分—49分占7%,其中,在72%的合格率中,小学教师占28%,中学教师占44%。
  3、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写作教学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实践性活动,这种专业性既需要教师的写作知识与写作水平来体现,更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技能来支撑。写作知识与写作水平只有通过写作教学的实践,才能发挥其“教学”作用。我们去学校调研时,向382名教师提出进入课堂观摩写作教学的请求,结果有257名教师拒绝了我们的请求,理由很简单:不会上。我们观摩了125名教师的写作教学课,结果是合格率为72%,优秀率为18%,其中,小学教师的合格率占35%,中学占37%。
  4、教案编写状况调查
  有专门教案的为9%,与阅读教学的教案合在一起编写的占73%,没有教案的占18%。其中,有教案的82%中,详细教案的占37%;坚持每次写作教学都有教案的占29%。村级学校的教师大都没有写作教学教案。
  5、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学校的写作教学实在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
  1、写作教学无“本”之援
  阅读教学尚有“本”可依,写作教学却无“本”之援。写作与写作教学都是极富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农村教师却因为缺乏创造能力而对写作教学有束手无策之感。他们渴望写作教学也有专门的教材,但这种渴望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必需,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写作也就应该五彩缤纷,因此很难出版一套适宜于不同区域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教材。国家虽然改革了课程的形式,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同时出现,以实现课程的互补性和实用性,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难以编纂质量上乘的校本课程。从现行的教材看,写作教学缺少应有的系统性,缺乏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
  2、教师专业水平偏低
  常言说,打铁还需本身硬。写作教学不尽人意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低下。从调查结果中看,农村教师写作知识的储备量偏少,写作水平偏低,写作教学的技能缺乏。写作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说”,不注重“学生的写”,更不注重“自己的写”。指导写作的教师自己不会写,这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我们在调查中看到:许多教师分析学生作文时,或欣赏得津津有味,或批评得淋漓尽致。然而,一旦要自己动笔写一篇文章,却不知所措。一辈子教语文,而终身不动笔写一篇文章的教师,大有人在。不会写作的教师,怎能教得了写作呢?
  3、写作教学的管理评价不尽科学
  当我们在座谈中问及“领导怎样检查教案”时,老师们说:“只数页码,只看书写的整齐程度和格式的规范与否。”当我们问及“学生作文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改一改或让学生互改”的问题时,不少老师说:“领导根本不同意,他们认为这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办法,是教师偷懒的行为。”当我们问及“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写作教学组织过多少次公开课或竞赛课活动”的问题时,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说:“近5年没有过这样的活动。”这就说明,领导阶层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规律性认识不到位,管理评价的方法不尽科学。
  
  魏彦玮,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农村学校写作教学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