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重返校园,新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按部就班拉开了序幕,兴致勃勃走上讲台,却烦恼的发现课堂常常成为我与几个优生的对台戏,大多数学生则成了观众,这大概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假后综合症”吧。
第二周上课,我征求学生意见,和他们商量怎样才能改善这种局面。一番讨论之后,他们一致建议我采用男女生分组竞赛法来上课,理由是:有竞争才有动力!
他们所说的男女生分组竞赛还是在他们上一二年级时,为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我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把全班同学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在教学各环节采用打分制来进行现场竞赛,课毕给优胜组小小的奖励,给失败组小小的惩罚。
既然大家都同意,于是课堂就又变成了赛场,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可没出三天,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天我们学习古诗《示儿》,在理解古诗意思环节,我让学生先对照书中注释自己先试着理解,不懂的地方再小组讨论,五分钟后全班进行交流。五分钟很快过去,大家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我点一名男生起来解释“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显然他刚才既未看书思考,又未认真和小组成员讨论,所以站起来是哑口无言。按照惯例,男生组因此被扣掉10分,引来男生们一阵心疼的“啧啧”声。女生倒是一个个站起来对答如流,一次又一次10分加了上去,女同学个个红光满面,热情高涨。比赛继续进行,到了课末的背诵环节,男女生组相互挑选同学比赛背诵古诗。女生代表又“挑中”了他,没想到他再一次站起来结结巴巴,又让男生组痛失10分。男生们这时不止心痛而是愤怒了,心直口快的阚意隆站起来说:“陈老师,我们男生申请开除他的男籍!”
“开除男籍?”我一愣。
显然,男生们嫌他拖了后腿,想甩掉这个包袱。
也别说,这个叫姜昕的孩子还真可恼,这么竞争激烈的课堂,他竟然连扣男生组20分,一点集体荣誉感也没有,难怪男生们要开除他了。今天是要借这个机会,来个敲山震虎,刺激一下这个一贯不主动学习的学生的神经。
于是,我追问:“为什么要开除他?”
“因为他太不为我们男生争光了,我们每个男生都那么努力为男生组挣分,他老是为我们扣分,有他在,男生赢的机会太少了。而女生中就没有这样天天不听讲的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是,每次都是他!”
“开除他男籍!”
‘对,开除他!”
……
我一边听男生们发泄怒气,一边看姜昕。只见他头扎的很低,有种老鼠过街的落魄。但凭我多年对他的了解,这一小会儿的尴尬,还不足以震动他的灵魂。谈话还要接着进行。
“你们怎么看?”我把球踢给女生。
女生唰唰举手一大片。我点了一向伶牙俐齿的吕林。
“我们不同意,他是我们六(3)班的一名男生,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你们开除他男籍,他就成了女生吗?”
“对呀!”“对呀!’她的发言在女生中得到一片支持。
“不是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吗?你们眼里只有分,哪儿还有一点六年的同学情谊?你们这样做,不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吗?”这段话有理有据,说得有几个男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眼光已不似刚才那么坚定。”
“你们讲同学情谊,那你让他到你们女生组去!”阚意隆的态度依然那么坚决,大有不把这个包袱扔出去誓不罢休的气势。
“我们不是不欢迎他到我们女生组,可是我们无法改变他是男生的事实啊!”
……
我一边认真听着同学们发言,一边偷眼看姜昕。他不知什么时候手里拿了一支笔,把它转得飞快……。
于是,我继续示意孩子们发言,并不停地看他如坐针毡。
……
“我觉得我们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同学,不能因为他在后面,我们就抛弃他;正因为他在后面,我们才更应该拉他一把。”
六分钟后,终于等到有个叫向冠州的男生对他张开怀抱!我真恨不得给这个男孩一个拥抱。
同时,我也看见姜昕飞快地抬头扫了我一眼。终于抓了根救命稻草,他眼里尽是期盼。
“拉他,拉他有用吗?”,我还没来得及开口,有个男生又在下面小声嘟哝。
我再看姜昕,他往后扭头,狠狠瞪了那个小声嘟哝孩子一眼,继续不停转他手里的笔。
差不多是时候了,他的心已经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煎熬,况且桥也基本搭好,我接过话头:“记得有诗这样写道‘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非常感动向冠舟能够原谅他,也希望大家都拥有这样的美德。有人问,拉他有用吗?我想这个问题只有问姜昕自己。”我把目光投向了姜昕,也带动了全班人的目光聚焦于他。
他抬起眼,慌乱地冲我一点头。
“听承诺不如看行动,请男同学给他一次机会,好吗?”
我们的竞赛继续举行,姜昕比哪一次都听得更认真。很快举起了手,我赶紧请他回答,10分挣回来了!一会儿,又一个10分挣回来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男生们也长长舒了一口气,我们大家相视而笑。
在后来很多次类似的课堂竞赛里,这个叫姜昕的孩子有了很大进步,这让曾经为如此处理这件教学突发事件而忐忑不安许久的我有了一些安慰。
如果遗憾我们无法避免,如果宽容能够促人进步,那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陈俊,教师,现居湖北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