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5期 ID: 156887

[ 肖凤荣 文选 ]   

运用评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 肖凤荣

  作文评改难,多年来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作文评改难,实际上难在写评语。如果教师对每一篇学生作文,都从字词句篇全方位进行客观评价,确实既费力费时,还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如果只从主题选材,篇章结构笼统进行评价,学生又大都如雾里看花,不知所云。
  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介绍我写评语的几种形式。
  谈心式。这种形式只适合在作文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较好的语文基础,但缺乏学习的动力或是恒心的同学。给这类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只字不谈或少谈其作文优劣,而从其性格、品质、兴趣、为人等方面谈出优点,勉励他发扬优点,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旨在使学生明白,老师在观察他、注意他、关心他,使他在心里主动靠近老师。这样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再不愿写作文,也会尽力克制自己的惰性来完成作文,否则,他觉得对不起老师。
  处方式。这种形式适用于写作态度好(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但写作功底差(错别字多、病句常见、缺乏一般的写作技巧、语句生硬干枯、缺乏文采等)的同学。教师在评语中亦少谈其作文的优劣。侧重针对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其在课外怎样杜绝错别字,避免病句,开头和结尾怎样运用一些常用的写作技法,选材和立意应注意哪些问题,甚至课外应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等,都在评语中一一列举出来。这样的作文评语,虽言他,却益中。提高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在课外下功夫最重要。
  鼓励式。这种形式适用于每一个同学。学生的作文程度,虽有优劣之分,但每人的作文都有优秀之处。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可以给学生增添成就感,令他充满写作的积极性。鼓励的方法可灵活多样。可三言两语地针对其作文中某方面的特色充分肯定,也可运用文言诗句含蓄赞扬,甚至可用“写得太好了!”等简短的句子抒发老师内心的赞叹,以达到鼓励的目的。有时还可不用笔墨,在教师评改过程中,或把学生召至身边,或教师身至教室,动情地握着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运用夸张的情感,赞美他的作文中的绝妙之处。就是有时在校园散步时遇到学生,也可及时对其作文中的妙处予以肯定表扬。
  文学批评式。这种形式只适用于作文成绩优的同学。优秀的学生作文,无论是从语言的运用,还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不仅富有技巧性,还常常带有创新之处。这类学生的文中,常常萌动敏锐的思想、鲜活的个性。给这类学生作文写评语,教师就必须运用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高屋建瓴,从文章的诸多方面综合批评。这样的评语,实际上就是一篇短小精彩的文学评论文章。既引导学生作文发展进步方向,又提高了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这样的评语,能使学生对老师的学识心悦诚服,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欲望。
  复答式评语。这种方法也只适用于一些作文成绩优的学生。尽管是作文成绩优的学生,但他们作文也大多是在一种单纯记录其所谓“灵感”下的无意识行动。在这种“灵感”的驱使下,有的同学只是偶尔能写出好的作文,但有的同学,只要“灵感”一来,随时都能及时捕捉并写出好的作文。原因是这类同学能在“灵感”到来的情形下,运用一些写作理论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因此,给这类学生写评语,往往不能一锤定音。因为这类学生自己有一些写作理论修养,对老师的评语,常常不肯认同,即使是思想深度较高,文辞颇精彩,且又中肯的评语,也不一定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因此,他们常常会在教师的评语后面,再写一些评语反驳老师的评语。这样,教师就应该在其评语下面再写一些评语加以说明论证先前评语中的观点。这样,一来一去,就形成一篇复答式评语。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虚怀若谷,循循善诱,并借此机会指导学生看一些文艺理论书籍和典范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文艺写作和鉴赏能力。语文教学如能达到这境地,就达到真正的目的了。
  平常,我们不要求语文老师给学生详写评语,那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负担或教学外的杂务太重,时间不允许,假如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在帮学生评改作文时,潜心替学生作文写好评语,那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
  
  肖凤荣,广东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教师。

运用评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