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兴趣是学生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的进去,钻的进去就会有成效。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演讲中悟趣
演讲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广范围的阅读。笔者的做法是: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演讲内容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或自己创作,然后请几位同学谈自己的感受或进行点评。这样实施以后,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每次演讲都能给大家以收获和启迪。在随后的发言中,同学们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或自己的经历感受争先恐后地谈了出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大家妙语连珠,交流的气氛热烈积极,最后我举了林肯的例子,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只要不怕失败,坚持到底,胜利必将属于你。”一次励志教育就这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次演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幽默中激趣
列宁曾对高尔基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简单地说,幽默就是风趣巧妙地思考和表达问题。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语言是醒脑剂,能巩固知识记忆,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幽默不但使人发笑,而且促人深思。实践表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最为深刻。比如课上讲点与文本有关的笑话、妙语、故事等,就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三.短剧中增趣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文课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的教学应与时俱进,进行大胆的创新,为此,我尝试将课文编排成短剧进行教学,比如讲寓言故事《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时,让学生课前编排成一个短剧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情绪高涨,课堂讨论积极,效果出奇地好;还有在上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时如法炮制。
四.导语中诱趣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从精彩的导语开始的。导语在一课时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在课堂气氛的酝酿与内容结构的调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导语往往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从而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1、创设情景导入。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
2、诗文名句导入。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以教学清代沈复《童趣》为例我以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引语,立即唤起了学生的一种童年的回忆,他们的情绪就既容易受到课文的吸引,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的欲望就在心中荡漾,学习的效率就高。而且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王崇华,教师,现居甘肃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