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是人们交际的主要手段。在口语交际中由于对象、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次往往只能有一种最佳说法。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中,要选择最佳方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口语交际的方法很多,本文简要介绍以下五种。
一.幽默法
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情趣,一种对事物矛盾性的机敏反应,一种把普遍现象喜剧化的处理方式。在口语交际中,适当地运用幽默,能给人以情感的愉悦。陈毅元帅是一位幽默高手,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他总是用幽默的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话语鼓舞身边的同志战胜困难。一次夜住羊圈旁,陈毅爽朗地笑道:“革命还没胜利,我陈毅倒先住上洋房(羊房)罗!”又一次,部队转移到新区,不了解的百姓不给战士们开门。天上飘着鹅毛大雪,陈毅要大家在草堆旁休息,说:“拿点稻草盖盖我看也不错,金丝被(稻草)压鹅毛毯(雪)蛮安逸的嘛!”夜晚太冷,战士们都冻得蜷成团,陈毅笑道:“有这么多‘团长’,我们何愁打不倒鬼子?”怪不得战士们说:“和陈毅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二.变异法
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地使语言的语汇意义、情感意义、风格意义、结构意义的某一方面发生变化,使看似说错的语言,能为人接受,为人理解,甚至为人欣赏。如一个大热天,两个人赶路,看到一个冷饮店,门口有一广告牌,上面写着“冰镇汽水”。一人说:“怎么样,咱们要不要进去‘冰镇’一下?”另一个说:“好,‘冰镇’‘冰镇’再走也。”看似不合逻辑,不合语法的语言,使两人顿觉疲劳已解,炎气已消,真是“错”中含妙。
三.简约法
在口语交际中,有时运用简炼精约的语言表达,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的作用。
邓小平就是这样的典范。1973年2月,他从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邓小平回答:“等待。”这短短两个字,内容却不单薄,更不贫乏,意蕴深厚。他等待反革命集团的垮台,等待拨乱反正的时机,等待为国效力的召唤。短短的两个字,体现了邓小平宠辱不惊,忍辱负重的豁达性格和心地无私天地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体现了他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乐观憧憬。邓小平退休后,他女儿毛毛准备写《我的父亲邓小平》,问他:“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三个字:“跟着走。”在长征中,小平同志确实是“跟着走”,跟着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走。冒着枪林弹雨,冲破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直到陕北,邓小平同志始终没有“掉过队”,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三个字概括了他的一部长征史!
四.同义换词法
在口语交际中,对同一意义换用同义词来说,可以很好地表现交际各方人物的个性特点,使表达显得灵活而不重复。
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说宝玉生日,平儿前来拜寿,恰巧平儿也是这一天生日。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口语交际:
袭人对宝玉笑道:“这是他来给你拜寿。今儿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该给他拜寿。”
宝玉对平儿说:“原来今儿也是姐姐的芳诞。”
探春对柳家的说道:“你原来不知道,今儿是平姑娘的华诞。”
柳家的笑道:“原来今日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竟不知道。”
袭人、宝玉、探春、柳家的四人与平儿的关系各不相同:袭人与平儿是平辈关系;宝玉、探春与平儿是主仆关系;柳家的与平儿是上等丫环与下等仆人的关系。由于语境的制约,这四人就分别用“姐姐”、“平姑娘”来指“平儿”,用“生日”、“芳诞”、“华诞”、“千秋”来指平儿的生日。
五.渲染法
在一些喜庆的场面,如果借助相关景、物等极力渲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能调动大家的情感,达到活动的高潮。如:
“今天是王先生和赵小姐结婚的日子。看,新堂上红灯高照,柔柔的灯光辉映着喜庆的彩花——这彩花,铺交了新婚红地毯,让新郎新娘开始了幸福的‘马拉松’赛跑;听,彩堂外鞭炮齐鸣,阵阵的脆响爆发出祝福的心声——这声音,伴奏着新婚的圆舞曲,让新郎新娘的人生二人转开始上演。在这隆重而热烈的盛典上,让我们尽情分享新人的幸福和甜蜜,全心感受婚庆的温馨和浪漫吧……”
致辞人热情洋溢地描述了彩堂内外红灯高挂、鞭炮齐鸣的现场情景,烘托出婚礼的喜庆气氛,同时展开想象,用幸福马拉松跑和人生二人转比喻一对新人由此开始的婚姻生活,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
孙细凤,湖南武冈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