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头等的事,又是头疼的事。每当老师在台上布置写作任务时,总听到台下“怨声载道” 。这次作文“记一次× ×的活动”该怎么布置呢?恰好今天下午,我校组织了一场全校性的拔河比赛,比赛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赛场气氛十分热烈,比赛结果是这样的:一年级胜了二年级;四年级胜了三年级;五(1)胜了五(2);六(1)胜了六(2);五(1)胜了六(1),我们六(1)班虽然胜了六(2)班,但是输给了五(1)班。
在赛场上,我听到几个学生的议论:今天惨了,老师肯定要叫我们写一篇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在学生看来,只要有什么活动就会写什么作文;只要写作文,活动就成了“痛苦的快乐”。其实写作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快乐的思维;活动的真正意义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整队回教室的路上,我想这次作文该怎么布置呢?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乐于描述这场比赛呢?
到了教室,同学们依然沉浸在刚才的拔河比赛中,议论纷纷,有喜有悲。
我灵机一动,何不乘势先来说一说刚才的比赛呢?
师:首先,为在这次比赛中获得胜利的班级而鼓掌。
(生热烈鼓掌)
师:大家还记得比赛前的情形吗,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
生:摩拳擦掌。
生:欢呼雀跃。
生:跃跃欲试。
生:斗志昂扬。
生:信心百倍。
生:胜券在握。
生:激动万分。
……
师:比赛时的场景更让人激动和难忘,谁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生:聚精会神。
生:不甘示弱。
生:齐心协力。
生: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班的队员额上都渗出汗来了。
生:我们班的队员咬紧牙关,一鼓作气,战胜了六(2)班。
生:当时我们拉拉队的嗓子都喊哑了。
生:我看见一年级的小朋友毫不起气馁,使出吃奶的劲,终于战胜了二年级的小朋友。
生:取得胜利时,同学们欣喜若狂,失败时则垂头丧气。
生:我使劲抓住绳子往后拉,当看见绳子向对方移动时,我的内心十分难受。
生:当看到绳子往对方移动时,我们拉拉队成员恨不得冲上去帮他们一把。
生:我看见王铭同学双手抓住绳子,双脚使劲向后蹬,脸上因屏住气而憋得通红。
……
师:比赛结束了,你是否有许多话想说?
生: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比赛。
生:从一、二年级的比赛中,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任何—个对手都是不可轻视的。
生:在任何一项比赛中,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最大的胜利。
生: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
生:虽然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依旧很开心。因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生:俗话说:付出终有回报。我想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个人学习,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会有所收获。
生:胜败乃兵家常事。
……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赶快拿出笔来把这次难忘的经历描述下来吧!看谁文中的词语最准确,语句最生动,结构最完整。
学生纷纷拿起笔,沙沙地写了起来。很快一篇篇习作面世了。从学生的作文中我读出了以下几个信息:
1. 学生的写作字数增加了,语句生动了,结构完整了,还能注重细节描写。
2. 由于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对活动前后过程的体验很深刻。
3. 正确面对得失成败的同时,健全的人格得到发展,能从比赛中感悟人生。
由此,我想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习作课堂搬到操场上,田野里,小溪边……让我们的学生在做中写,在写中做呢?其实,小学生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乐趣,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他们才有话可写,才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千万不要把习作与活动捆绑在一起,让学生认为只要活动就要写作,更不能让习作成为活动的“附加题”,而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习作教学的切入点,让习作训练的触角伸向儿童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他们多一些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多一些内心世界的表白,更多一些自我个性的展现,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横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