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487

[ 刘玉明 文选 ]   

文不厌改,百炼成钢

◇ 刘玉明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际操作。
  1. 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学生作文写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修改。一是感受情感是否健康,查标点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规范,查语句是否通顺;三是感受语言是否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具体,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 互读互查,共同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明确修改要点,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要求讨论检查,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可查阅资料、请教老师。
  3. 选准例文,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在课堂上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修改能力。在修改过程中,学生众说纷纭,必要时在老师指导下决定怎么改,不要走过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年龄小,但他们的上进心强,荣誉感强。肯定成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信心,并能产生动力。学生拿到教师批改的作文,首先是看成绩,然后看的是教师的评语。当学生了解学习取得好的结果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如果老师评语中多批评的语句,什么“不通”,什么“重写”,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作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老师写评语必须注意艺术性、启发性、鼓励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文不厌改,百炼成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