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498

  

追梦,我的快乐语文

◇ 李素芳 武卫华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追求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也是每一位有志于语文教学的老师心中的梦。
  回想初登讲台,也不懂什么教学艺术,我就想当然地发扬了“石磨”精神,——细讲、死记、硬背、苦练,辛辛苦苦一学期,学生成绩有了提高,可现在想来,除了死知识,我给学生留下了什么?痛定思痛,我一下子订阅了四五种教学杂志,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大师的名字,便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我还如饥似渴地观摩了一部部教学录像,于永正、窦桂梅等名师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让我为之倾倒。真不愧教学大家,课堂教学智慧圆融。无论是文本的解读,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无论是教学的安排,还是课堂的进程,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我汲取了营养,开阔了眼界,不再是过去 “井底青蛙”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真正领悟到“行而后知”的深刻含义。课堂上我不再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而代之以入情入境的朗读;语文课堂上的我也不会再让孩子们在题海中苦苦挣扎,而给他们留下一片自主、创新的天空。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我们就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起生机勃勃的课堂。
  忘不了那出《黄鹤楼送别》的课本剧,当“李白”和“孟浩然”满怀深情地举杯告别,聆听着孩子们的心灵告白,这怎不证明孩子们对课文的成功解读。忘不了在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琴声中,孩子们一边看着大屏幕上的那一段“阿炳”的内心独白,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深刻的体会,此时心灵的感悟完全取代了理性的分析,这不正彰显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吗?更忘不了《小镇的早晨》里的那条小河。“这条奇特的小河不就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吗?这幅画卷上都画了些什么呢?”孩子们的眼睛马上亮了,在黑板上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有的涂上倒映着的蓝天白云,有的勾上青青的芦苇、蒲草,还有的描上嬉戏的野鸭、小鱼……
  花开时节,我带领孩子们流连在月季花前,不觉吟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名句;驻足于海棠树下,也想象着杜甫问一声“可爱深红爱浅红”风景中的诗意,激发了孩子们的灵感,于是他们倾情描绘出校园的烂漫春光。
  飘雪的日子,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去赴与小雪花的约会。他们有的仰着小脸,似乎在寻找小雪花的老家;有的伸出小手,也许想细数小雪花晶莹的花瓣;有的张开嘴巴,可能是要品尝一下小雪花的清凉味道……而那些从天而降的长着六个花瓣的小精灵呢,在孩子们身边快乐地舞蹈着;有的干脆忘情地扑到他们身上,吻在他们脸上。无瑕的童心与洁白的雪花的约会是如此和谐,如此美好,于是他们又倾情描绘出校园的迷人雪景。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浪漫的。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在妙趣横生的语文学习中,孩子们快乐地学语文,收获了一份美妙的生命体验,得到了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我带给了学生快乐,让他们童年快乐起来,也让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带到语文课上来,把快乐传递到生活中去。
  学生快乐,我也快乐。我快乐,学生更快乐。让学生的快乐从我的语文课开始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追梦,我的快乐语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