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423

[ 谢兆占 文选 ]   

呼唤经典阅读

◇ 谢兆占

  学习语文、提高文化素养,离不开阅读名著;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也离不开阅读名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么,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
  不久前,我们对苏北某乡村中学的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分别就他们最喜欢阅读的报刊图书类别(包括最喜欢观看的影视节目类别)等作了“选项式”调查(提供若干选项让学生选择),并对有关情况作了一些统计分析。
  
  一、 目前初中学生的阅读状况
  
  初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报刊图书类别情况是:童话9%,武侠类18%,故事类14%,名家小说15%,名家散文12%,诗歌5%,网络作品31%,体育类6%。从具体情况来看(近400名学生中),读过古典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的只有44人,读过其中两部的只有32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有43人,读过《围城》的有22人,读过《雷雨》的有40人,读过《儒林外史》的有18人,读过《家》的有13人,读过《简爱》的有9人,读过《茶花女》的有8人,读过《呼啸山庄》的有8人,读过《复活》的有3人。另外,还有少数同学读过了《飘》《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以及鲁迅小说、朱自清散文、张爱玲散文等。
  从以上情况看,目前初中学生阅读明显存在着远离经典的现象,他们现在感兴趣的是那些网络小说之类的作品。有人说,“前几年风靡的言情小说不知赚了多少人的眼泪;泪水还没擦干,这几年黑色幽默的网络文学又使得他们人手一本‘第N次亲密接触’……”其实,沉溺于网络文学的危害,远比沉溺于“武打”“言情”之中更甚。因为在“武打”“言情”中,毕竟还有一些文学性,还有一些文化底蕴,而目前的网络文学,则大多显得虚空、飘渺,这些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切实际、崇尚虚幻、浮躁不安的心理。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偏差,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 对目前初中学生的阅读状况的反思
  
  据我们分析,造成初中学生远离经典阅读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大潮的影响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昔日的幻影。现在大家所面对的是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快节奏、高效率、重享受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的学生哪有耐心和闲情坐下来慢慢地去品读经典?学习中,如果因某种原因实在要了解一部经典,也通常是去查阅一下有关解说资料,或者花几毛钱租一张影碟,看上个把小时。
  (2) 应试教育的挤压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浓重的“分数”观念。一方面,阅读一部经典要花上好多时间,而且如果只是泛泛地读了,又没有什么印象;再一方面,从表面上来看,阅读经典不能直接地给他们提供解答语文试题的方法、技巧,又很难在写作上有所见效。既然阅读经典不能给学生直接地带来“分数”,那谁还有精力去过问呢?
  (3) 多种媒体的干扰
  据我们调查,目前的初中学生一开始接触的影视节目大多是卡通片。这些卡通片虽然故事新颖有趣,画面生动活泼,比较适合少儿欣赏,但从实际内容来看,大多数的卡通片都带有虚构的童话色彩,都有远离现实、脱离生活的特征。这样的内容看得久了,看得多了,便很难养成潜心品读经典、静心修炼素养的心性了。
  再有,目前的电子网络及各种音像媒体,可谓有“声”有“色”,对一部分中学生来说,会产生比经典书籍更大的吸引力。
  
  三、 呼唤经典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强调初中生应“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针对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以及容易产生消极影响的电子网络、影视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的势头,我们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作一些引导和督促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多作引导。平时要多多宣讲阅读经典的好处,以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经典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素养,开启自己的智力,而且对考试也是很有益处的,有关检测经典阅读情况的题目比比皆是,而且检测的形式越来越细。如果只是凭老师介绍一点故事梗概或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远远不能应对。平时,老师还可以从有关经典中抽取一些意蕴深刻、描写独到、体式优美的语句,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让学生心领神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学生也会体验到阅读经典的好处,从而产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我们还应该经常介绍一些经典篇目(可参照“新课标”附录中的推荐书目),让学生对有关经典篇目有所了解,为学生选择经典提供参考。
  2. 多搞活动。通过有关活动,可以营造一种积极阅读经典的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开设阅读鉴赏方面的讲座,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鉴赏、感悟、批评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的各种活动来促进经典阅读:
  开展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谈谈阅读体会、阅读收获,以相互学习,开拓眼界。
  利用板报让同学轮流点评有关经典,以互相启发,相得益彰。
  开展阅读书评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将有水平的书评推荐给有关报刊,以求公开发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开展优美篇章或长篇优美片段朗读比赛,激发诵读的热情。
  结合写作,将所读经典的某一方面进行再创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阅读。
  ……
  经典名著虽然离我们较为久远,但恰似陈年佳酿,愈陈愈香,永远是我们师生语文学习的典范。它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大有裨益。阅读经典常读常新。
  (笔者感谢邵伟松老师、胡仕国老师协助本次调查并在统计、分析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
  

呼唤经典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