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写好汉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我们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科教师必须齐抓共管,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搞好写字教学,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人格道德、心理品质和审美观念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手段施教,优化写字教学。
一、 注重写字兴趣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因此,我们在写字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直接兴趣的激发。直接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由知识内容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一般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在学习中往往感兴趣于学习活动与内容的生动、形象。然而,写字终究不像学舞蹈、音乐、绘画那样生动有趣,比较枯燥乏味。怎样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愉悦中得到训练呢?
写字课上,教师应创设适宜的环境,营造宽松的氛围,如通过故事穿插、拼字游戏、音乐伴练、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我在上写字课时,给学生讲“米芾学书”的故事启发学生写字时要仔细读帖,既要动手,又要动心;用“十八缸水”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王献之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精神。这种故事激趣法,为上好写字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间接兴趣的激发。间接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主要是成绩、知识的用处等)所引起的,可以激发下一步学习动机。它与直接兴趣一样对儿童的学习都是必要的。所以,在批改、评价学生的习字作业时,教师应本着多表扬、多鼓励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要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树立写好字的信心。经常性开展作业评讲、写字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可推荐优秀作品发表,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促使每个孩子都萌发跃跃欲试的写字欲望,逐渐增强写字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写字”为“我要写字”。
二、 运用多种教法,加强写字指导
要想让学生写好字,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写字技能训练。然而,走进我们的学校就会发现,许多学校所谓的写字课,教师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凭学生满纸涂鸦。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写字水平当然难以上去。在学生的书写作业中,字迹马虎、滥用不规范简化字、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等现象很普遍。这一切告诫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教材要求与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法,切实加强写字指导。
讲解法。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讲解便于师生双向信息交流。在写字教学中,对于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及毛笔、硬笔的书写技巧等,必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给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写字实践活动,结合具体的范字来分析,也可以用浅显的比喻、编儿歌等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
我在介绍“章、等、卓”等字的写法时,就采用了比喻法讲解。这些字都是上中下结构,且下面部分有竖钩或竖画,写字时竖钩和竖画必须要伸展些,占格相应要大些,这样才美。这正如一个人,下身要适当地比上身长些,那才挺拔、俊俏;如果上身比下身长,就成了“武大郎”了,形体无美可言。学生听了,兴趣盎然,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写这类字时就会写得端正、美观。
我还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把汉字笔画书写的方法和形体结合的规律编成简明生动的儿歌,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条线,中点突出才好看。”“以竖为中心,左右要对称,竖画不居中,结构不平稳”等。学生通过诵读琅琅上口的儿歌,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写字的要领。
演示法。小学生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演示法可以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不可见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儿童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也便于他们观察与模仿。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挂图、卡片等教具来演示,也可利用投影、录像、课件等手段来演示。
我在进行笔画教学时,就制作了“永”字八法多功能投影片,和学生一起拼拼、看看,认识笔路图,掌握八种不同笔画要领,分解组合笔画,让学生找出写好“永”字的规律,给“永”字开设病字门诊,把枯燥无味的笔画训练变得生动活泼。在进行字的结构训练时,我把一些复合字的书写制成FLASH课件,分析组合字的结构。这些方式新颖有趣,既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
示范法。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写字教学中不可忽视自己的“身教”。教师的书写示范是最形象、最切实的写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汉字书写的韵律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当堂范写。如:毛笔字的运笔方法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教师可用斗笔蘸水当场在黑板上写几遍,什么叫“提”“按”,什么叫“中锋行笔”,什么叫“回锋收笔”,学生一看就清楚,省时又见效。
三、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汉书·贾谊传》中写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习惯需自小培养,才会不费多少力气而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是写好字的保证,而且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从儿童一开始写字,就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知道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哪些内容,使他们心中有数。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端正的写字姿势,爱护并正确使用文具,注意卫生等。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古今中外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增强其形成好习惯的意识和自觉性。第三,要进行反复严格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树立长期坚持的观念,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原则,对学生写字的要求一步步提出,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示范、纠错,持之以恒,由“扶”到“放”,以至习惯成自然。
人能写字,字也能育人。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我们应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高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加强写字指导,教之以法,示之以范,切实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师范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