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485

  

课后作业要因人而定

◇ 胡 涛

  2006年2月,四川省教育厅出台了《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对学生负担过重出新招。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1小时。初中一、二年级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1.5小时;初三年级不得超过2小时。这些措施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使他们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钻研一些自己喜欢的知识。
  但是,一些教师对减少学生作业量很不习惯,担忧课堂知识得不到消化、巩固。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业不能减少。因此,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在一些学校存在。
  学生的作业必不可少,但是学生作业量又必须减少,既要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又要减轻学生负担,我认为办法就在于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过去我们通常是面对全体同学布置一样的作业,答案也是统一的,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甚至抄袭,完全忽略了作业的过程。于是学生只会机械地照搬答案解题,能力无法提高,更谈不上创造。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小学成绩还可以,上了初中就不行了,这和学生平时忽略作业过程有很大的联系。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呢?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题,让优秀一点的学生得到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突破,这样就顺利地解决了作业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问题。
  从发展角度看,现今社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布置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激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初中有篇课文《死海不死》,课后有道作业题“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或网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并在班级交流”。这样的作业题,对学生来说,形同虚设。学生一看到这么多的要求,就形成逆反心理。我三次教这篇课文,没有一次收到满意的答案。后来,我把作业变了:“假若你是环保学家,面对今天的死海,预计它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结果?你将采用什么办法使死海永远充满生气?这样布置作业,看来是换汤不换药,其实大有讲究,“假若你是环保学家”就把学生摆在了主体位置上。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对此饶有兴趣。报刊、图书室、网上忙着查资料,兴趣产生了,立刻行动,再忙也不觉得累。
  教师布置作业,还要避免简单的重复,但要突出重点,紧扣大纲要求,弄清楚哪些是要学生了解的,哪些是要学生掌握的,哪些是要学生记忆的等,切忌信手拣来就布置给学生,一定要精心设计,使每道作业题都具有科学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作业的激情,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又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安平二中]

课后作业要因人而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