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本要求,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内驱动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在鼓励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愿。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创新动机,而过分的挫折感,则会削弱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创新,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应这样。家长和老师应当注意发现他们长处和“闪光点”,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应当精心创设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以形成良性循环。
二、 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托拉斯说:“我们要想培养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责任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笔者认为至少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法:一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与教师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让学生形成“不提问题、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优秀学生,问题越新颖独特,知识面越广越好,倘若老师被难倒了,这便是学生最大的光荣”的想法,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喜欢问“为什么”,并在疑问中寻求答案,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二是开展角色体验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来做教师”活动,让学生教老师,学生教学生,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思维方法。
三、 通过提高学生的“三个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到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有机系统,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科学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学生“三个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是联想能力。主要是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培养思维的开阔性。有句广告说得好:“离开了联想,人类将会怎样?”联想是创造的重要条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离开丰富的联想,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思维能力。广大中小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特征,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阶段。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努力保护、促进学生的联想积极性。
二是逆向思维能力。主要是从反面着眼,正反相济,培养反向思维能力,突破思维的习惯性的束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反习惯与反传统的特征,它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矛盾、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对解释一些习惯认为不可能的事物或现象具有特殊优势。
三是发散思维能力。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途径、多模式、多方面的答案,培养思维的多样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某大学校园的草坪上原来没有路,后来被人踏出来一条路,总务处立过几次警告牌,但效果不大,后来学生会发动大家讨论,如何制止这一现象。中文系第一个表了态,他们在路的两端竖了块木牌,引用鲁迅先生的语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紧跟着各系的木牌竖了起来:“根据费马原理,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不一定就是最省时间的路径——物理系”“既非等高线,也非经纬度,不伦不类,应予废除。——地理系”“据考证,这绝不是古人类的足迹,没有保留的必要——历史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公理,无须再用实践去证明——数学系”“从内侧超越,犯规!——体育系”,以后超越近路的人慢慢少了,这路也就随之消失。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不同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解决思路,与其所受教育息息相关。我们中学教师也有义务教育学生试着从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知识角度来解决问题,通过举一反三,以培养其思维的多样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的兴趣,注意保护那些思维快、好奇心强的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开展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保护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启发学生通过联想、逆推、发散等多种思维方式,以求时有发现、时有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① 胡珍生、刘奎林著:《创造思维学概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② 林崇德著:《学习心理丛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 俞国良著:《创造力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半塔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