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428

  

观察、体验,激活写作素材

◇ 潘 培

  期中考试复习期间,一次发家庭作业——一张语文练习试卷。试卷发下去以后便有孩子举手:“潘老师,试卷上的作文要不要写?”看了一下作文题目,不太适合五年级孩子,便随口说了一句:“不要写了。”“耶!”原本安静的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这一刻孩子们异常地兴奋, 这种欣喜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愉悦是真情流露。在他们喜悦的时候,我倍感失落:“原来作文在孩子心目中是那么的可怕,原来不写作文对孩子来说是如释重负。”想想自己研究的课题——《致力于小学写作研究,千方百计调动孩子的习作情绪》,在这一刻,我感到自己失败了。
  我陷入了沉思……
  语文教学最令老师头疼的是习作教学,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究其原因:
  从教师方面看:
  1. 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
  2. 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
  3. 忽视阅读积累。
  从学生方面看:
  1. 缺乏兴趣。
  2. 表达能力差。
  综上所述,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积极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徐州市泉山区文教局教研室的朱小红老师执教习作课《观察》,上课伊始,朱老师便设计了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初次见面,观察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开场白既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又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一举两得!接下来,朱老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以观察茶杯为例,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眼、手、耳、鼻、舌。先看、摸茶杯,然后闻、品茶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学生明白了观察就是体察,要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体察生活,体察大自然, 认识事物,找出规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上学期的一天,我们班上官龙同学把韩振强同学打哭了。上课了,有许多同学向我举手告状,我说:“今天11月22日是值得记住的日子,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都想让潘老师知道这件事,可是时间有限,你们还是把‘11·22”事件写下来吧,要让潘老师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你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第二天日记收上来了:“今天发生了‘11·22’事件,事件的主人公是上官龙和韩振强,他们打得昏天黑地!”“退一步海阔天空,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何必要大打出手呢?”……幽默的话语、恰当的评论,写清了事件,写出了水平,可以说是这学期以来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当事人更是自我剖析。我没有再批评他们,只是让同学们来读自己的日记,发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最后评选出“最佳评论奖”“最佳幽默奖”和“进步奖”。看到他们两人低下了头,我知道这种方式的教育也取得了成效。一箭双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姚庄小学]

观察、体验,激活写作素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