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池莉小说《小姐,你早》叙写了女性们觉醒、成长的故事,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醒世意义,但她对女性姿态和女性意识的探索,以及对两性问题的思考却存在着严重的偏颇和极端化倾向。本文在对《小姐,你早》的独特意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其展开了批判性分析,并就《小姐,你早》的文本、思想对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启迪作出了自己的阐述。
关键词:池莉 《小姐,你早》 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爱情与婚姻
一、《小姐,你早》的独特意义
对池莉小说《小姐,你早》的评价中,大多评论者认为它是一部非常自觉的女性主义作品,有的甚至将其定位为“女性主义绝唱”。的确,这部小说因其在发掘女性意识、塑造女性形象、消解爱情神话、追求平民价值等诸多方面的成功,对于女性主义写作来说是个独特的范本。
(一)女性意识发展到高峰
《小姐,你早》是一部非常自觉的女性主义作品,它揭露了当代中国男权中心主义的卑劣和猖獗,如文中的王自力就是一个典型。王自力本来只是市政府机关一个干部,做了国有公司的“老板”之后,钱袋日丰,于是他“为了工作”泡夜总会,逛歌舞厅,“搂摸小姐”,睡女人甚至睡自家的小保姆。他把这些行为看作是他的“权力”,甚至肆无忌惮到事情败露后,居然毫不脸红心疚,反而恬不知耻地说:“像我这样优秀的男人,多有几个女人爱我,我多爱几个女人,不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么?”池莉让叙述者无比痛心地说:“男的。男的。男的。男的男的男的。在戚润物的人生过程中,她突然地遭遇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男的。”带着这个问题,戚润物一连六个晚上去夜总会观察,结果“她没有发现一个像模像样的男人”,这里的男人“除了怀里揣着大把钞票之外,他们没有了挺直的脊梁,没有了堂堂正正的仪表和风骨,没有了对女性最基本的爱惜、尊重和礼貌,没有了责任感,没有了承诺和豪气,他们既没有传统男子的勇猛、忠诚、纯朴的强劲的生命力,也没有现代男子的文明、优雅、含蓄和永不消失的青春感。”[1]
可以看出,《小姐,你早》将其女性意识推向了一个高峰,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向封建男权意识发起挑战的决绝态度。至此,池莉对女性,尤其是两性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女性不再一味贤良、忍让,而是有血有肉、个性突出,两性关系与其勉强维持,倒不如亲手颠覆。
(二)痛苦并抗争着的女性形象
《小姐,你早》在充分暴露当代男权中心主义者的恶德败行,深刻揭示了女性的普遍不幸之后,真实而热烈地描写了女性们觉悟与抗争的过程,为她们对男人说“不”剖析出了本能的和理性的两方面的理据。
戚润物一开始并没有女性意识,她目睹了王自力的丑行之后摔门而去。她在大街上揪住王自力泼妇般大骂;她狂吼出“我要离婚”;她敌视李开玲;她不吃不喝糟践自己;她想杀人。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女人的本能表现,可谓司空见惯。戚润物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一步是听李开玲的话好好吃喝、好好穿戴,关爱自己、善待自己、发现自己并武装自己,使自己活得像一个曾经非常漂亮过的女人。她觉醒的第二步是懂得了自己以离婚来威胁对方是既蠢笨又荒唐的,其实质不过是乞求对方认错悔改不再重犯,而对于王自力这样的男人,离婚正是他心中所求。只有下定决心,“不要这个男人。放弃这个男人。打击这个男人。消灭这个男人。这就对了。”另外,“基于王自力的现状,对他摧毁性的打击就是使他沦为穷光蛋”,她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于是,面对迫不及待要离婚的王自力,她说:“对于你这样优秀的男人,我不想离婚了。”这是她第一次使王自力自信受挫,狼狈不堪。戚润物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三步是懂得了依靠姐妹们的力量共同反击男权中心主义。当她决计要使王自力沦为穷光蛋时,她立刻想到的“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女人。”在戚润物的耐心启发下,艾月受到了鼓动。她决心为了戚大姐,也为了自己,“决定开始新的生命”,“自愿做一颗糖衣炮弹”,去轰击王自力们。“对于男权中心主义者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觉醒。因为正是女性的这个觉醒,将宣告王自力们垮台之日的到来。”[2]
(三)对爱情神话的消解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它一直被奉为神话,一直被视为无私的、忘我的、崇高的精神体验。可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从来就不是神话。著名女性研究者李小江说:“女人将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寄托于男人、爱情以及由此而生的婚姻,一厢情愿地设计出幸福的归宿:由一个理想的男人带来的美满婚姻——她因此总在期待,总在等待她的王子出现,从少年到老年,从结婚到离婚,梦是留住了,幸福却离她很远。”池莉同样不相信爱情神话,不仅不相信,她还通过自己的小说描绘出爱情婚姻的不美满甚至丑恶的真相,在《小姐,你早》中她要做的就是“以爱情的日常性与世俗性消解千百年来人们给爱情强加上的神圣性与纯洁性”[3]。她拆穿爱情的方法就是让你看透爱情的本质。正如李开玲提醒戚润物说“一个女人要有实用性。”并解释说所谓实用性就是能勾起男人的性欲。池莉小说中描述的现代社会的爱情,要求男女双方都具有实用性,并进一步把这种实用性扩展到了精神的领域。
二、对《小姐,你早》的另一种解读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谋求两性平等和谐的共存,而不是以女性中心主义取代男权中心意识。某种意义上,“女性主义文学”是“从妇女角度出发的传达妇女经验,体验出对男性文化秩序的批判精神的文学”。如果仅仅是把男人作为“打击”、“消灭”的对象,不仅表现出缺乏自信和对男人的绝望,而且这种意识也只能在女性之间得到认同。所以《小姐,你早》这部作品把王自力们与女性置于对立的状态,以消灭王自力们为目的,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引起男人们的不满——女性意识错位对爱情神话、人心和谐的消解与误导。
(一)女性意识的错位
小说中,首先登场的女人是戚润物。当她发现丈夫竟然与一个“连耳朵根子都没有洗干净”的小保姆私通时,她惊呆了,由此她心里开始埋下复仇的种子。回到家后,她再一次被弄懵了,不但找不到小保姆这个人证,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受到了王自力的左右,他用钱把小保姆打发回家,又派了一名公司职员——李开玲,让她来照顾戚润物及残疾儿子的日常生活。
李开玲是一个生活能力极强的女人,当年被上司玩弄并抛弃后,便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地生活,并凭着自己的能力把女儿送到国外去学习。她“善解人意”、“吃苦耐劳”、“母性十足,修饰得当,干净利落”。对此,她备感自豪,并认为公司领导也会因自己拥有的这些美德而赏识自己。可当王自力有一天突然招她到家中当保姆并对她显出“倚势压人”之态时,她对男人彻底失望了,“埋藏了一辈子的对男人的怨恨由此爆发”了。
与李开玲一起制定了周密的复仇计划后,戚润物便开始四处寻觅能帮助她成功完成计划的漂亮女人。无巧不成书,在一次“来源结构就比较复杂”的晚宴上,上天让她找到了能让王自力倾心致使他破产的女人——艾月。
最后,不同的经历,相同的命运,使这三个深受男人伤害的女人达成了共识,进一步触动了她们对男人的复仇心理,并且立马开始了复仇行动。她们复仇的结果如小说最后所述:“据报纸报道,经过精心策划,三个女人如愿以偿,使负心郎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而她们却过着祥和安康的日子。”在这种报复过程中,女性意识应有的觉醒却成为一种错位的变态心理。
(二)对女性命运的偏解
池莉对受伤女人的自身命运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她笔下,她们都处于弱势或受伤的被动地位,而池莉本人一贯反对强权意识,她将女性生存的一切苦难都简单归结为男权沙文主义的压榨。
《小姐,你早》中的戚润物在大街上这样痛斥王自力:“直到刚才我还在给你留面子,你不仅不认错,还这么的不知好歹?你有狐臭,手术了两次还有。你一口烂牙,臭不可闻,只好不停地嚼口香糖。你包皮过长,里面藏污纳垢,令人厌恶。你偷偷地拿着电影明星的画报手淫。你陷害过你们局长。你做两本账,偷税漏税,用公款吃喝玩乐。你下贱到和一个乡下小保姆胡搞。”姑且不论作者是否欲借此凸显戚润物的低下恶俗格调,就凭这样脱口秀一般数落男人的利落劲儿,作者写作时充满的憎恨之情也已经呼之欲出了。有人说,池莉写人物写到了骨头缝里,那种理性的、残酷的刻画和解剖,似乎要把人物的五脏六腑全部掏出来,这种情状,实际是与池莉对女性命运的偏解——认为女性在这个世界上苦大仇深是分不开的。[4]
(三)对爱情存在的怀疑
从池莉一系列情感小说中我们可以得出,爱情这个美妙的东西,只能在情感世界中偶尔闪现,绝难长久。
与工作事业相比较,爱情婚姻的确在更大程度上制约并影响着女性的解放问题。作为女性,她们大都同时需要扮演情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需要承受来自感情世界的痛苦折磨或来自家庭的沉重生活负担。但是男人呢?难道他们不需要扮演多重角色?池莉没有说。
池莉认为:“只有爱情在女人心中消失以后,女人才会比较地聪明起来,可以用脑子思考问题了。”在李开玲的精心指导下,戚润物开始研究自己,研究王自力,研究女人和男人,她终于明白自己固守的那些原则多么无力、苍白,也明白了对王自力这样的男人讲道德讲良心都是没有意义的。她决定打击王自力,善待自己。池莉自觉地“冲出沉默的罗网”,对女性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进行了一次直面与开掘,浓墨重彩地抒写了女性的困苦和焦虑,表露出女性作家已不再将女性获救的希望寄托于男人或“进步”[5]。
三、小说《小姐,你早》对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启迪
从小说《小姐,你早》的情节来看,这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女性主义文本。但细读就会看出作者的忧虑,就是“欲望”、“金钱”、“权力”对破坏两性和谐关系的一种忧虑,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心灵的扭曲,行为的错乱。但文学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人性的关注,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从这一点来讲,小说《小姐,你早》以及我们的文学创作都应致力于两性和谐、人的内心和谐这样一个目标。
(一)女性意识的张扬
对于女性来说,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始终是一个含混的存在。一方面,由于女性所特有的生存体验和深层意识来自女性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被动位置,来自文化传统的承袭,所以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潜意识领域的内涵与男性迥然不同;另一方面,由于男权文化氛围和话语系统的主导性以及覆盖性,女作家在涉及女性题材时,往往隐匿自身的女性身份,而很少从纯粹女性的角度关注女性经验、女性意识,这必然使作为女性读者的阅读也失去了接受女性特有信息的意义。
女作家对女性自我的探索,应该找回真正的母性之根,过分自恋和霸气、俗气的滋生和发展对两性的平等对话和和谐发展都极为不利。对女性自我作深入探索,是为了促进女性的精神成长,以求更好地同男性一起平等地参与社会事业。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是有本质不同的。如果女性主义把自己的终极目标锁定在“翻身”后进入压迫与统治阶层,而不是实现人类两性的和谐、平等、交融、互尊、互爱,将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次悲哀。人类在其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把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男权主义思想遍布了整个历史的时间与空间,即便是后现代主义时空下的西方社会,男权政治文化中心的格局也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可以说它己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集体无意识”并被植入了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更可悲的是每一个女人都概莫能外,她们心灵的臣服,更加构成了男权文化的扩张性。推翻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契约,使世界和谐起来,这才是女性主义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她们的终极目标。
(二)爱情与婚姻的消解与和谐
尽管池莉用浓重的笔墨描述了现代爱情的虚伪、困惑,尽管小说中人物的婚恋体验又往往和无奈、不幸和失去个性自由的无爱婚姻相联系,但是它们都掩盖不住池莉对理想婚恋生活的强烈追求,对爱情新概念新内涵的探索精神。这种从“不谈爱情”到勇敢地去追求爱情的变化实际上也体现了池莉在过去二十年的社会变化中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女权主义者麦金农(Catharine Mackinnon)对性非常看重,她有一句被人广泛引用的名言:“性在女权主义中的地位就像劳动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然而不管是女性性权利的倡扬,还是对男性中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解构与女性价值文化的重建,过度地张扬女权意识,势必导致男女两性的对立状态,而不利于两性的共同和谐发展。女性文学的价值目标应是寻求两性文化的和谐与完善,寻求男性文化对女性亚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可与接纳,最终实现共同人性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日趋美好。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女性意识一定会与男性意识日渐融合而走向和谐。真正的女性主义应是以母性为基础的,因为女性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例外,就注定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女性而生活,还要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尤其是作为母亲。拿破仑说:“法国的未来在母亲们身上。”还有一句西谚:“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任何一个社会,如果迫使女性在解放的道路上倒退,并剥夺她们的人格尊严,将来受到惩罚的绝对不只是妇女本身。
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文学界,有的评论家和一些时尚杂志,企图把这个新世纪命名为“她”世纪,以彰显对女性文学的重视。依笔者来看,这都带有某种商业炒作的性质。笔者不认同“她”世纪,而主张“他与她”世纪,这应是两性和谐的新世纪,更应提倡两性和谐的文学。
注释:
[1]黄晓娟:《觉醒:在男子负心之后——读池莉的〈小姐,你早〉》,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04)。
[2]何金梅:《池莉〈小姐,你早〉的女性主义意味》,三明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01)。
[3]吕颖:《女性主义的写作姿态——池莉<小姐,你早>解读》,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4]刘钊:《论池莉小说中女性存在的市民化策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06)。
[5]吴惠敏:《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文艺研究,2000,(06)。
参考文献:
[1]池莉.小姐,你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田蜜,齐靖,蒋韬成.新时代女性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寻找——比较《小姐,你早》和《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08).
[3]徐日君.理想的失落与道德的滑坡——论池莉小说对婚姻爱情的市民诠释[D].吉林大学,2004.
[4]郑亚捷.论池莉市民小说的大众文化性[D].新疆大学,2003.
[5]彭敏.解读池莉——浅论池莉的生活观爱情观[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高松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 27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