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9002

  

排当本义探源

◇ 叶 薇 吴有祥

  摘 要:“排当”一词大约起源于南宋,其本义与今天的廉价餐馆恰恰相反,而是指南宋宫廷内所举办的大型豪华宴会。本文从若干种宋元笔记杂著中梳理了“排当”一词的相关记载,从中可见汉语词汇语义的古今变迁,以及南宋宫廷的奢靡之风。
  关键词:排当 南宋 宫廷 御宴 奢靡之风
  
  “排当”一词作为餐饮业的流行语大约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亦有写作“排档”者,其含义是指那些适应低收入群体消费的大众餐馆。这类餐馆给顾客提供廉价实惠且又方便快捷的中式快餐,如炒菜、米饭、早点等,当然也供应酒水。如今在我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都能见到这些规模不大、陈设简陋的餐馆。夏天顾客多时,店主甚至将桌椅、马扎搬到门外,让顾客在露天就餐,这已成为当今我国城市的一道独特景观。
  笔者粗略翻检古代文献,发现“排当”一词大约起源于南宋时期,其本义与今天的廉价餐馆恰恰相反,而是指南宋宫廷内所举办的大型豪华宴会。因此其场面的铺张奢华、菜肴的精美丰盛自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汉语大词典》将“排当”解释为“帝王宫中设宴之称”,定义过于宽泛。因为从先秦到隋唐,帝王在宫中设宴都不称“排当”,如《汉书·高帝纪》:“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又《陈书·江总传》:“后主之世,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孔范、王瑳等十馀人,当时谓之狎客。”又《隋书·炀帝纪》:“丙辰,宴耆旧四百人于武德殿,颁赐各有差”,“三月癸亥,幸江都宫。……夏四月丁未,宴江淮已南父老,颁赐各有差。”《新唐书·玄宗纪》言:“(开元二年)九月庚寅,作兴庆宫。丁酉,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庭。”可见“排当”一词在宋以前的正史中不见记载,其作为“帝王宫中设宴”的专称始见于宋末元初的文献,尤其在宋元人的笔记杂著中较常见,可能是宋室南渡后受吴越方言影响而产生的新词汇。现就翻检所及的宋元文献中有关排当的相关记载,略加梳理如下。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的记载可能是“排当”一词的最早出处。他在该书卷二“赏花”中说:
  禁中赏花非一。先期后苑及修内司分任排办,凡诸苑亭榭花木,妆点一新,锦帘绡幕,飞梭绣球,以至裀褥设放,器玩盆窠,珍禽异物,各务奇丽。……至于梁栋窗户间,亦以湘筒贮花,鳞次簇插,何翅万朵。堂中设牡丹红锦地裀,自殿中妃嫔,以至内官,各赐翠叶牡丹、分枝铺翠牡丹、御书画扇、龙涎、金合之类有差。下至伶官乐部应奉等人,亦沾恩赐,谓之“随花赏”。或天颜悦怿,谢恩赐予,多至数次。至春暮,则稽丰堂、会瀛堂赏琼花,静侣亭、紫笑净香亭采兰挑笋,则春事已在绿阴芳草间矣。大抵内宴赏,初坐、再坐,插食盘架者,谓之“排当”,否则但谓之“进酒”。[1]
  周密是宋末元初人,其祖上曾供职于南宋朝廷,其本人以熟谙南宋一朝掌故著称,《四库提要》称《武林旧事》一书“于乾道、淳熙间三朝授受、两宫奉养之故迹,叙述尤详”,可见这则关于“排当”的记载可信度较高,可补正史之阙。同样的记载还见于周密的《齐东野语》卷十一:“穆陵初年,尝于上元日清燕殿排当恭请恭圣太后。既而烧烟火于庭,有所谓地老鼠者,径至大母圣座下,大母为之惊惶,拂衣径起,意颇疑怒,为之罢宴。”[2]
  案,穆陵是宋理宗死后的陵寝名,代指理宗赵昀(1224—1264年在位)。他即位之初,为讨母亲全太后的欢心,选在上元日(元宵节)于清燕殿宴请母后,同时还燃放烟火助兴,作为宴会的辅助项目。只不过因烟火燃放不慎,使母后受到了惊吓,拂衣离席,不免扫了御宴热烈喜庆的气氛。这段记载可作为排当一词的形象注脚。
  关于宋理宗在宫中设御宴的轶事,与周密同时代的无名氏所撰的《宋季三朝政要》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该书卷三:“端平初,励精为治,信向真(德秀)、魏(了翁),号端平为元祐。在位久,嬖宠渐盛,宫中排当频数,倡伎傀儡,得入应奉。端平之政衰矣。”[3]
  案,端平为理宗即位后的第三个年号(1234—1237)。这年正月,宋军与蒙古军联合灭金,消除了长期威胁南宋的北方强敌;而此前一年(1233),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权相史弥远病死,理宗开始亲政。应该说,这正是他奋发有为的大好时机,如果他能励精图治,革除旧弊,南宋局势还是有可能出现中兴气象;但理宗没有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反而陶醉于灭金的“胜利”之中,没有看到比金国更大的威胁正日益临近,君臣上下却大讲起正心诚意的程朱理学来。到了晚年,理宗更是锐气渐衰,重用奸相贾似道,纵情声色,耽于享乐,终于使国势江河日下,不可收拾。“宫中排当频数”就是一个不好的预兆。
  理宗在宫中举办御宴即排当到底奢靡到什么程度,正史的记载阙如;而元人刘一清在《钱塘遗事》一书中对此却有详细的记载。《钱塘遗事》卷五:
  宫中饮宴名“排当”。理宗朝排当之礼,多内侍自为之。一有排当,则必有私事密启,度宗因之。故咸淳丙寅,给事陈宗礼有曰:“内侍用心,非借排当以规羡馀,则假秩筵以奉殷勤,不知聚几许汗血之劳而供一夕笙歌之费。”此说可想矣。有诗云:“花砖缓步退朝衙,排当今朝早赏花。玉镫金鞍皇后马,香轮绣毂御前车。”[4]
  可见,“排当”的本义,是专指南宋皇帝在宫中所设的豪华铺张的宴席。这类宫廷宴席场面奢华,礼节繁琐,不但是君臣上下醉生梦死的欢宴,也是内侍奸佞密启私事的绝佳场合;不但有珍馐玉膳盈盘累案,旁边还有美人轻歌曼舞、笙歌管弦以佐兴,如此豪华富贵之气派,远非平民百姓所能想见,南宋宫廷之奢靡、朝政之窳败,由此可见一斑。至于这一词语得名的由来,则可能与当时宫中的飧宴礼制以及礼官“排办”宴会事宜有关。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卷三中对南宋宫廷礼官备办御宴的步骤及场面有详细的描述:
  四月初九日度宗生日,尚书省、枢密院官僚,诣明庆寺如前开建满散。至日清晨,平章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大内起居,舞蹈称贺,随班从驾过皇太后殿起居毕,回集英殿赐宴,仪式不再述。且赐宴。《殿排办事节》云:“仪鸾司预期先于殿前绞缚山棚,及陈设帏幕等。前一日,仪鸾司、翰林司、御厨、宴设库、应奉司属人员等人,并于殿前直宿,至日侵晨,仪鸾司排设御座龙床,出香金狮蛮火炉桌子衣帏等,及设第一行平章宰执亲王座物,系高座锦褥;第二第三第四行,侍从南班武臣观察使以上,并矮座紫褥;东西两朵殿庑,百官系紫沿席,就地坐。翰林司排办供御茶床上珠花看果,并供细果。及平章宰执亲王使相高坐果,桌上第看果。殿上第二行第三第四行侍从等平面桌子,三员共一桌。两朵殿廊卿监以下,并是平面矮桌,亦三员共一桌。果桌于未开门内时,预行排办。御前头笼燎炉,供进茶酒器皿等,于殿上东北角陈设,候驾御玉座应奉。”[5]
  据此可以推知,“排当”的本义就是宫中负责御宴的礼官将宴会座次及相应物品安排妥当的意思。这一推测正确与否,还望方家赐教指正。
  
  注释:
  [1]周密:《武林旧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宋季三朝政要》,《丛书集成初编》本。
  [4]刘一清:《钱塘遗事》,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
  [5]吴自牧:《梦粱录》,《学津讨原》本。
  (叶薇,吴有祥 山东潍坊学院图书馆 261061)

排当本义探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