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汪曾祺的民俗风情小说《受戒》用不连贯的故事情节、散文化的描写,宣扬善良、友爱。全文洋溢着朴素、纯真、自由的人性情感,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人性中最纯最真的美和人们赤裸裸的情感。整篇文章格调清新明快,朴素而有光彩,充满着诗的蕴藉和散文的美感,是新时期民俗风情小说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汪曾祺 《受戒》 人性 散文化
读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不禁让我们随之走入了一个安静、和谐的苏北城镇,朴实纯真的村民、立于高地上的荸荠庵、河中间的小岛……一幅美丽而又淳朴的画卷映入我们的眼帘。汪曾祺所写的这篇民俗风情小说,正是让我们在喧闹的都市之外寻到了田园风光,感受到了劳动人民健康活泼的人性和自由率真的情感。
小说以明丽动人的笔调描绘了一段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法外之地”——荸荠庵。这里是佛门,却没有佛门的清规佛法,和尚可以唱情歌、娶媳妇,像常人一样,追求人性、追求爱。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之间,更由天真无邪的孩提情意发展为纯洁真挚的爱情,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人情美。作者将风景、习俗和民情提高到与人物同等的地位。这个故事发生在特定地域特定时期,作者开篇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荸荠庵当地的独特风俗:“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杀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他的家乡出和尚。”而这里的和尚是吃肉的,而且可以娶亲。这的确是一种独特的风俗,正是因为有这种风俗,才有了发生这个故事的大环境,其后,作者介绍荸荠庵几个和尚的特征,他们可以放租、放债、打牌、喝酒,带着家属同住庵里,这也是在特定风俗中才存在的。于是,这些特定风俗、民情就为表现人物情感塑造了一个平台,明子和英子的爱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受戒》中对人物描写宣扬善良、融洽和友爱。文中对于明子和英子心中萌生爱意,并没有避讳,而是直接书写。写英子在挖荸荠时,“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便是两个人心里的爱情,他们也无所畏惧地大声宣告,在文末,明子和英子带着对方的爱将船划进了芦花荡。这是对于人类自由天性的赞美,对压抑人性的传统文化隐隐透出批判之意。《受戒》表达的是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一种对自由、对健康的现实人性和人情的肯定和赞美。文章写作时间注到“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只是一个梦,仅此而已。正是写出了理想生活的美,才反衬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那些束缚人性、限制自由的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因为不能实现,才更加渴望,明子和英子的爱情是人性至纯至真的一面,也是众人所向往的梦,虽然不一定现实,却可以拥有它,没有人可以剥夺做梦的权利。
《受戒》所表现的艺术特色也说明了作者的写作风格,洒脱自如的散文笔法是最突出的一点。作者不讲究情节、故事,而是着意捕捉人性心灵外化的神情、动作和话语,以极简练的笔墨揭示人物感情世界,勾勒人物的音容笑貌。文中由大小英子姐妹两人的对话,一个“心乱”点出了大英子赶制嫁妆之事,引出了小明子擅长绘画,最终认英子妈为干娘。当小明子去受戒,也并没有详细介绍整个过程,而是通过小英子的眼神和嘴,阐明了善天寺的面貌及受戒规定和步骤。最终还是用几句对话,引出了小英子和明子两人互相宣告彼此的爱情。文章自始至终都用散文笔法讲述人物感情。
《受戒》中的景物环境描写表现了意境美。田园乡村的风景是美丽的,而融入人物感情的风景更耐人寻味。文中有几处画面的描写使情寓景中,情景合一。上面提到过的,明子看到英子走后的一串脚印,而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可能一串脚印留不下什么,但当读者处于明子的位置,看到心爱的人拎着篮子离去的背影,步步远走,最后消失在远方,从背影到模糊到一个点,到消失,能让人想念的仅仅是松软泥土上的一串脚印……这似乎是一个电影的片段,让我们深入其中,体会到人物的情感。
文中仅两次提及芦花荡,到最后才描写,但却没有削弱它的美之所在。首次是明子从庵赵庄到县城,划到芦花荡,明子心里很紧张,他就使劲地划桨,其实这为文末写芦花荡埋下了铺垫,前后相互呼应。末了是明子和英子两人飞快地划桨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文章以此结束,留给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不仅让明子英子两人的爱情融入了这美丽的景色中,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一幅纯朴的、和谐宁静的景象。
《受戒》的语言表现出风俗化、口语化和美文化。文中描写荸荠庵和和尚们时用了具有地方风俗化的语言。介绍荸荠庵时,门上的对联是“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这正是和尚念经的佛语,而三师傅仁渡唱情歌时,还唱了安徽情歌,具有更加浓郁的风俗化。口语化体现在人物的对话中,例如:“要死了,儿子!”“ⅹ妈妈的,又输了,下回不来了!”作者没有任何避讳,而是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对人性“真”的体现。美文化从最后一段看得最明显,“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颇有宋词的味道。
《受戒》正是用不连贯的故事情节,散文化的描写,宣扬善良、友爱。全文洋溢着朴素、纯真、自由率真的人性情感,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人性中最纯最真的美和人们赤裸裸的情感。整篇文章格调清新明快,感情率真自然,朴素而有光彩,充满着诗的蕴藉和散文的美感,是新时期民俗风情小说的典范之作。
(赵姗姗 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 2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