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8期 ID: 148654

[ 朱阳慧 文选 ]   

细微之处见精神

◇ 朱阳慧

  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而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却远远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不少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片面夸大范文的作用,鼓励学生背范文、套范文,就连某些被称为高考专家的资深教师在大小讲座上鼓吹的也是“某年某学生套用某文章并成功赢得满分”的例子,这些做法无疑是为“假、大、空”的写作之风推波助澜。久而久之,学生那灵动的双眸变得呆滞,他们已无力从周遭的世界发现美,他们只知道死记硬背,继而生搬硬套。本文将针对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缺失,以记叙文写作教学为切入点,谈一点鄙薄的见解。
  记叙文,顾名思义就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可写人,可记事,也可状物,通常会借助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近年来高考阅卷老师毫不掩饰对记叙文的喜爱,从各省的满分作文中不难看出端倪。下面,笔者就以高考优秀作文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好记叙文的具体做法。
  一、汲生活之清泉 涤心灵之尘埃
  记叙文讲究记真事,抒真情。记真事指所写事情必须真实,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做适当迁移,把甲、乙、丙三人身上发生的事组合到一人身上,但这种加工必须合情合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抒真情指说真话,道真情,不无病呻吟,也不能唱高调,更不能低幼化。2011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拒绝平庸》记高考前的一次杀鸡经历,题材平淡无奇,但文章却因小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而波澜迭起。小作者眼中的鸡不是一只普通的鸡,于是他用浓墨重彩逼真地描写了野鸡的外形,接着又不惜笔力叙述野鸡挣扎的过程,“以一声凄切的长鸣”来制造误会,同时再次用充满热情的笔描写野鸡的神态,最后以野鸡悠闲地离开来诠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是拒绝平庸的方式的主题。野鸡的行为震撼了小作者,涤荡了他那久已落满世俗尘埃的心。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小作者早已在不动声色的描写中注入了对这只不平庸的野鸡的无限敬意。
  二、取生活之小事 话生活之真谛
  高考作文通常是题目很大,可写空间很大,但想得高分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需要大处思考,小处落笔。大处思考是指文章的立意要高远深刻,小处落笔是指文章的取材要小,能以小见大。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但考生们却无从下手,只能把中学课本中有关绿色的人物陶渊明捉过来凑数,把梦中的“瓦尔登湖”当作绿色生活。这些文章立意无疑过浅,选材又太俗套,只能令阅卷老师生厌。在阅卷老师疲乏厌倦之时,一考生智慧地选用一盆绿茶来诠释绿色生活,通过追忆奶奶当年在路边卖茶的故事来阐释淳朴的、自然的、热情的、健康的生活才是自己心中绿色生活的立意。文章注重观察生活,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今昔的变化,以及对绿色生活的思考。
  三、重恰当之描写 添文章之光彩
  优秀的记叙文需要一个丰满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生动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这二者都离不开描写。适当的描写能够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2008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大年初一,凛冽的北风仍在肆虐。满街的积雪发出吱吱的响声。人流涌入公共汽车,车厢里摩肩接踵。”故事的背景是大雪寒天,但主人公“打工仔”的让座行为恰似一缕璀璨的阳光照耀在“我”的心上,天气越寒冷,“打工仔”举手投足之间所折射出的精神火花就越让人觉得温暖。有着如此风格的“打工仔”并没有影视剧中偶像明星的伟岸身材,俊秀脸庞,光鲜衣着,翩翩风度。文章的人物描写也相当出彩,如“此刻挤过来一位20多岁的青年男子,瘦小的身材,灰暗的衣着;蓬松的头发下面,是一张黝黑的脸,满布血丝的双眼流露出浓浓的倦意;他的右臂紧紧地挽着一个大帆布包,鼓鼓囊囊的,使得他的行动极不便捷——打工仔”。这一段人物描写非常贴近“打工仔”的身份,这样的外貌特征与他下文谦恭有礼的行为形成反差,作者对他的情感也由厌恶上升到敬佩。尽管“打工仔”的身材瘦小,但正因为此才更能烘托出他在小作者心中的高大形象。
  四、理千头之思绪 用一线来贯穿
  线索是记叙文的支架,它能让材料围绕中心有序地排列。很多时候我们把时间的变化、空间的转换和感情的波动作为线索,其实记叙文的线索还可以是人,如《触摸都市》中把卖菜卖鱼的、杀猪的、赶去酒楼做包点的人们,环卫工人,早班客车司机等等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以“都市早行人”为线索连接了起来。当然线索也可以是物,这个物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某个物象,如《绿色生活》中以“小香槟”为线索连接农人帮忙插秧和姑姑送油两件本无关联的事情,同时“小香槟”还是人与人之间温情的象征,而“小香槟”的远去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以及绿色生活的远去。记叙文的线索有时还可以是某个事件,如一考生在《拒绝平庸》中把五只粽子、一只鸽子、一棵树以高考为主线贯穿起来用以表达对拒绝平庸的思考。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写人时巧用抑扬法、误会法,叙事时采用倒叙法、巧合法等等,当然在谋篇布局时我们还须注意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我们灵动的双眸是用来观察世界的美妙之处的:奶奶的一声呼唤中注满了人间真爱,打工仔的举手投足之间折射出精神之光,而一只“黑将军”似的野鸡奋力的拼搏诠释了如何拒绝平庸……
  生活永远是我们写作的源泉,留心观察吧,用心体悟吧,你会发现细微之处见精神。
  
  
  (朱阳慧 江苏南通海安县曲塘中学 226600)

细微之处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