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8期 ID: 148641

[ 张行进 文选 ]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 张行进

  摘 要: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导致中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本文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入手,探究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 衔接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简单,知识面较窄,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偏向于识记,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很多,知识点也增多,学生除了记忆大量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这就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由于课时紧,教师讲课节奏在加快,很多知识点要靠学生感悟,这就要求学生上课集中精力,课后独立地完成好作业。而一部分初一新生由于学科基础差,所以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工作。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呢?
  一、要做好学生自学能力的衔接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初一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自学语文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①老舍的著作有哪些?②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响晴、温晴、澄清、清亮”等词语的?③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时有何精妙之处?要求学生依此预习此文,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查找资料等方法,独立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对济南和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做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衔接,让学生感受收获知识的喜悦,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做好学生朗读能力的衔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用心去品味、感悟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还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深入探究各种朗读的技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也要对课文中用词准确的句子、运用精妙修辞手法的句子、动作描写惟妙惟肖的句子、语言生动传神的句子、神态描写活灵活现的句子、意蕴丰富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给学生进行精心讲解。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先体会文中描写景物时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经过感受揣摩后,再声情并茂地朗读,以此感受春天的生机和希望。教师要做好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衔接,让学生整体感悟语言的美,进而愿意用心去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三、要做好学生思维能力的衔接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想不出答案、耽误课堂时间,所以他们往往把答案一下子告诉学生,这种揠苗助长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懒惰心理。因此教师要有耐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皇帝、大臣是否愚蠢?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皇帝、大臣其实并不愚蠢,只是因为他们昏庸、虚伪,才导致他们虚伪的“愚蠢”。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明确而又清晰地了解了《皇帝的新装》一文的主题思想。教师要做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衔接,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要做好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衔接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在课内、外创设让学生善于“口头表达”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让他们经常练习。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述已学过的课文、讨论课后练习题、开展辩论赛等。又如在课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组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读报比赛等活动。教师要做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衔接,让学生通过课内外活动实践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刚进入初中语文学习之旅,多数学生会觉得写作是“苦差事”,因为他们没有留心去观察生活、缺少深入实践的机会、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导致对写作被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用写日记的方式记下每天的心情和获得的新知识、记下从书刊上看到的名言警句和唯美的诗句,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教师应要做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衔接,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让它成为写作的“助推器”。
  总之,教师应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让他们真切感悟课文中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变“应试语文”的教学模式为“生活语文”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阎秋.理想与突围: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许刘英.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教育评论,2000.
  
  (张行进 江苏省沛县鸳楼中学 221600)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