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8期 ID: 148647

[ 祝晓辉 文选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

◇ 祝晓辉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社会需求相结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应用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 教学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也焕发了蓬勃盎然的生机。高职教育一直以来的办学宗旨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提供人才”,而应用文写作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越来越被高职院校重视。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很早就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但是应用写作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目前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探索,以期探寻出提高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良策。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应用写作课程“名有实无”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但多数专业开设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凑数,总课时富余就多安排点,课时不够,就减少安排甚至不安排。调查发现,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职院校,大约是20-30课时,一本教材涉及二十几个文种,只安排二三十个课时学生能学到什么呢?如此状况导致很多教师在讲授应用写作课时只讲自己熟悉的文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恶性循环下去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越来越不感兴趣。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形同虚设,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名有实无。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低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属于三本层次,不少学生高考总分不足300分,文化基础比较差,写作能力欠缺,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当代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很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因此造成了高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大。另外,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呆板,大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这就造成目前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比较低,学生学习完这门课后还很难写出较好、较规范的应用文。
  (三)重写作理论教学,轻写作能力培养
  应用写作的理论对应用写作实践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掌握其理论,正确认识各类应用文的特点和写法,无疑会帮助我们写出规范得体的应用文。但理论知识的掌握,毕竟不等同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将应用文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需要依靠有目的、有计划的写作训练和写作实践。然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文种的基本概念、文体格式、写作套路后,辅之以一定的作业练习,学生就能“依葫芦画瓢”写出不同文种的应用文,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片面,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写出的习作刻板、雷同,而且一旦离开教材,学生便会束手无策,无从下笔。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根据市场需要和专业特点,选择授课内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应用文写作种类发生了一些变化。如随着现代通讯和网络工具的普及,书信写作的重要性明显下降,请柬、介绍信的模板随处可查;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投标书、合同书、诉讼状、求职信、企划方案类文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文书的写作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所以在授课时,被时代淘汰的内容简单介绍即可,与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要做重点讲授。
  另外,高职教育强调专业技能,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是针对所有专业的,这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应用文写作的课程内容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符合各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如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突出市场调查报告、园林设计方案、招投标文书等教学;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则突出广告文案、活动方案等教学。
  (二)知识与趣味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特别是对于应用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方法。如在授课之前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一些具体材料,再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评议。以广告教学为例,教材上的实例很少,且有些过时,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广告中去寻找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实例,然后拿到课堂上大家一起评议,在趣味盎然的评议氛围中,同学们掌握了广告的特点,同时提高了鉴赏的能力。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同学写出真正的广告词或广告语来,如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活动,就可以要求学生写出广告词或宣传语来。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效很大。
  (三)创设情境,案例教学
  就应用文课堂教学而言,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工作情景,使所设情境既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及情感共鸣,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讲授求职信时,可以创设某公司招聘员工的模拟情境,一部分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一部分则扮演应聘者。演练过程中,应聘者要递交书面材料,同时进行自我介绍,招聘者要多提问题,尽可能全面了解应聘者。这样,经过自我介绍和问答,学生不仅大大增强了临场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更加明了如何在求职信中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再如,由于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经济合同授课时,我们设定的情境为学生在校外租房,将学生分为3组,一组代表房屋出租人,一组代表中介机构,一组代表租房者,在房屋租赁过程中要体现出合同签订的程序,每组代表要保障各自的利益,直到达到各方满意,最后由双方根据协商一致的内容及写作要求写出合同书。合同拟好后,教师对遗漏的内容提出质疑,让每组代表进一步商谈后对条款内容做出补充,即完成该部分的教学任务。这种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谈判攻关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笔者认为应用文写作并不是一门让人棘手的课程,只要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让应用文写作教学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赵新战.对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2).
  [2]丁雪昭.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创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王勋.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能的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3).
  
  
  (祝晓辉 沈阳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 110136)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