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祥林嫂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她的死因,历来说法纷纭,各有说辞。本文综合各种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祥林嫂自身所体现出的性格,进行个人的理解与分析,其目的是想更真实更深层次理解作品。
关键词:祥林嫂 死因 分析阐释
祥林嫂死了,人们对祥林嫂的具体死因的分析也有许多版本:有人认为祥林嫂是体衰力竭,又冻又饿,倒毙在风雪交加的野地(《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有人认为祥林嫂是无路可走,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名作欣赏》1986年第4期)。但是,这一切似乎已不再重要,我们要做的是,认真分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挖出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于是,“封建礼教”就成了最大的说辞,但我个人认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绝不仅是“封建礼教”,应该还有更多更深的原因。
诚然,从精神实质上看,“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许寿裳语),祥林嫂是“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其中,直至窒息而死”(《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在鲁四老爷这位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的“谬种”骂声中绝望而死。
我个人以为,祥林嫂的悲剧还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封建思想道德、迷信的鬼神观念已在“鲁镇”民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短工的“还不是穷死的”的麻木,鲁镇女人“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的假怜悯,柳妈“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的迷信精神威胁……虽然他们与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也给祥林嫂最后的精神崩溃给了致命一击。
其实,祥林嫂自觉的奴隶性格,也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她逃到鲁镇,做了短工,食物不论,干活不停,“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被婆家人抢走,卖给深山里的贺老六做老婆,有了孩子后,她就又感到满足了,到最后,祥林嫂再次蒙受生活的巨大的不幸,连她当牛做马的资格也剥夺了,使她落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悲境地。
所以说,封建礼教和冷酷、无情的社会环境以及祥林嫂自觉的奴隶性格是造成她悲剧的根本原因。
王成才,男,江西省安福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