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2期 ID: 156398

[ 宋美凤 文选 ]   

也谈字母词的使用和规范问题

◇ 宋美凤

   内容摘要:对于汉语中使用字母词这一现象,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本文针对字母词在当今的使用现状、优点及使用地位,提出了对字母词的使用应采取宽容态度,区别对待:专业术语或专门名称,可直接引用;汉语夹杂英文原形单词应慎用;汉语拼音缩略的字母词应规范。
   关键词:字母词 使用 规范 完善
  
  
   在我们的生活中,英语缩写词可信手拈来:MBA、MPA、DVD、CD、IT、PC、KTV、WTO、APEC、SOS、OPEC、GDP、CEO、CTO、CT等不胜枚举。再有中国产的英语缩写词:CCTV、JSTV、OTV……更有中英文相拼接的词:卡拉OK、T恤、IC卡、B超、维生素C等等。更多的是人们把这些词夹杂在汉语言文字中一起使用,这种现象在给人们带来话语表达方式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以困惑:同样的一个英文缩写,可能表达不同的内容;习以为常的方块汉字,夹杂着一串串拉丁字母或英文单词。这还是汉语言文字吗?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曾将这一现象概括为中西拼盘。他认为英语缩写词直接嵌入汉语系统,反差极大,破坏了汉语系统的内在和谐及形体之美。广电总局也曾向央视下发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于是,立即有人质疑:“CCTV怎么办?”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语言作为一套信息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思想的直接体现。凡是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的新东西,诸如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事物、新观念、新工具和新行为等,它们都会在语言中得到呈现。正如于根元所言:语言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行为,本身也是具有创造力的,如果语言不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能在网上打甲骨文了。
   对于汉语中使用字母词这一现象,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持肯定态度,认为字母词简洁、表意准确、有利于和国际沟通、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有的学者则持否定态度,认为汉语中使用字母词不伦不类、破坏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应该翻译成汉字词。更有学者认为对字母词的使用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不排斥字母词,但主张对字母词要加以一定的规范。
   当今对字母词的使用正如季羡林老人所言:“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世界潮流所向。”在一定程度上字母词的使用已深入人心,如果一味地禁止,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字母词有着汉字不可取代的优点。另一方面我们又应当看到字母词在汉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规范它、完善它。
   一.字母词的使用现状
   随着字母词所指代的新事物不断普及,字母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政治经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ATM(Automated Tellermachine自动取款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
   文化教育: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学硕士)、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CET(大学英语考试)等;
   科技信息: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PIN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电话SIM卡个人身份识别密码)、IP卡(网络电话卡)、IC卡(集成电路电话卡)、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
   机构职位: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ISO (国际化标准组织)、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执行官)、CGO (首席沟通官)等;
   医疗健康:B超、X光、维生素C、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AIDS(艾滋病)、DNA (脱氧核糖核酸)等;
   军事体育: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ABC武器(atomic原子的、bacteriologic细菌的、chemica化学的三种武器的合称)、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AC米兰等;
   休闲娱乐:卡拉OK(无人乐队)、VCD(激光视盘)、MP3(第三代个人便携式数字化音频播放器)、MTV(音乐电视)、DVD(数字多功能光盘)、QQ(腾讯即时通讯软件)等。
   使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字母词,在形式上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合成词:以字母作为词素参与构词的。如:X光、卡拉OK、维生素C、B超、IC卡等。
   2.缩略式:以字母形式缩略而成的,它包括两种类型:
   ①英语缩略:如:APC、WTO、GPS等。
   ②汉语拼音缩略 如:HSK(汉语水平考试)、GB(国标)、RMB(人民币)、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3.原形式:直接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单词原形。如:你out了,show出你的风采、hold住美丽等。
   二.字母词的使用地位
   在词语使用中,字母词作为语言符号的一种,有着汉字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使用字母词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快捷,直接引用,不用翻译。在需要表示排列、编号的时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结合使用更方便。因此字母词在当今使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1.非它莫属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一些专门名称或专业术语,这类词汉语中没有,又无意译或音译形式,只有字母词表达形式,没有其它同义形式替换,且已约定俗成,换个说法就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如:J粒子、TDK、XO、卡拉OK、维生素C、O型血、h形管、A股等。
   2.风景独好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这类词虽有意译或音译等同义形式, 但不如字母词简洁明确,人们基本上摒弃使用,字母词已深入人心,成了唯一的选择。如:X光、B超、CT、IC卡、T恤、VCD、NBA、KTV等。
   3.半壁江山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这类词有其他同义表现形式,字母词在使用上还未完全取而代之,但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已约定俗成并颇为流行,日常交际中也能为多数人理解、接受和使用。如:CD与激光唱片、DNA与遗传基因、WTO与世界贸易组织、MTV与音乐电视、NBA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GDP与国内生产总值、GNP与国民生产总值等。
   三.字母词的规范和完善
   在当今生活中,字母词的使用极其广泛且已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它有着汉字无法取代的优越性。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难免的,字母词也是一样,我们只有不断规范它、完善它。
   1.专业术语或专门名称,可直接引用。汉语词汇规范有三条原则:交际的需要、群众的认可、表意的明确。一些约定俗成的、已被人们认可和理解,且表意的明确的各个行业的专业术语或专门名称,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如MBA、VCD、IT、PC、CD、KTV、WTO、APEC、SOS、OPEC、X光、卡拉OK、O型血等等。这些专业术语或专门名称的字母词直接引用简单便捷。使用他们如同汉语中使用阿拉伯数字一样,它不会影响汉字的纯洁性和美观。如果说引用英语就洋化、奴化,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全民学英语呢?但是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术语或名称,由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熟悉程度的差异,必须使用时应加注说明,否则语意的传递就会大受影响。
   2.汉语夹杂英文原形单词应慎用。在一些文章或口语中,特别是中学生常常将英语单词直接夹入汉语言中使用。
   如:I真是服了you,我们一起HI去,太sorry,copy一下,小case、你out了,show出你的风采、hold住美丽等等。
   再如:如果想查询一些Unknown的东西,直接点击,打开所要查询的网站,要多详细的内容,电脑都能work in out,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杂糅使用,我们也不能认为就是洋化、奴化。但应区别对待。如果是在特定的场合,在口语中,他人能够理解,我们可以使用。也就相当于在特定的场合,我们可以说方言词,甚至夹杂肢体语言,只要达到交际目的,无可厚非。但在书面表达或较为正式的公文中,将这两种语言符号混合使用,破坏了汉语系统的内在和谐及形体之美,就如同穿西装搭大裤头,不伦不类,我认为这种“中西拼盘”现象应该规范,或是禁止。
   3.汉语拼音缩略的字母词应规范。
   汉语拼音缩写,如:PMP (拍马屁)、SBB (瘦巴巴)、FB (腐败)、CBL (酷毙了) 、JJ (姐姐) 、MM (妹妹) 、GG (哥哥) 、DD (弟弟) 、QQN(求求你) 、T(踢) 、BT(变态)等等,这些汉语拼音缩略在网络或中学生作文中使用较多。这些看起来是中国本土化的,而实际上它是存在问题最大的,也是最应该规范的。
   (1)缩略不规范:汉语拼音字母是表示汉字读音的,汉字同音字较多,如果孤立地把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汉语拼音字母全称写出,有时也很难确定它到底表达哪一个汉字或词语,更何况是缩略形式。缩略是在词形单一、表意明确、约定速成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否则这种缩略就不符合语言符号系统的规范。
   (2)读音不确定:来自外语的字母词一律按英文字母读,而这些汉语拼音缩略的字母词如何读。汉语拼音本来就是它的读音,我们总不能再把它读成英语吧。如“JS”(江苏的拼音缩写)、GB(国标的拼音缩写),我们还是读成 “江苏”、“国标”。
   (3)表意不明确 汉语拼音字母缩略同形词较多。如:BT到底是表示“变态”、“鼻涕”、“病态”那一个词的意思呢?
   我认为汉语拼音缩略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它可以作为一种速记符号或特定的代号,在书面表达中应该禁用。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我淘汰、自我完善和自我调节的过程。语言的规范是相对的,现在看来不规范的语言,将来则可能变成规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我们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适当的引导、规范,而不能一味地排斥。任何新事物和新词语的出现和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和意义,它们能否生存下去,为大众所接受则须经受时间的检验,时间将做出“适者生存”的抉择。
  
  参考文献:
   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1)
   于根元.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语文建设,1985.(2)
   金柬生.汉语中的外文字母.咬文嚼字,1995.(1)
   冯志伟.字母词的使用要看对象.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8.(3)
   陈正瑜.也谈字母词的使用.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9.(1)
   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2)
   李国文.汉语的无奈.语文建设,2000.(4)
  
   宋美凤,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也谈字母词的使用和规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