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刘岭中学地处市区南郊,是一所典型的城郊结合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学校把自己的发展定位为“湖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示范学校”,这个定位是理性而科学的,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学校重点要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认为,文化建设最重要。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教育效率和质量高不高,能不能办出特色,重在看学校是否有先进文化,且这种文化能否影响师生的成长。学校文化在哪里?我认为,在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中,在专业教师的修炼学习中,在校长的改革创新中,在环境育人的处处细节中……而做好这一切的主体因素是教师。
刘岭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校住宿生达900多人,且多属留守学生,学生们的时间大部分在学校,是和老师在一起的。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学校文化建设就显得日益重要。如何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如何让孩子们在优质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教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简言之,学校的文化建设依靠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在所有的素质中,道德素质最重要。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指教师个体所具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同事、对家长和对学问、教研的态度上。教师的道德素质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越短,教师的道德素质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其次,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空,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你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能照顾到个性差异,能在各方面作好表率,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再次,教师是学生的朋友,能够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事,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因为学生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个体。与学生交流是教师获得快乐的源泉,能够在交流时使学生获得快乐,获得教育,同时也获得了对你的肯定和认可。最后,教师是学生的“父母”。学生除了智力培养外,还要学习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从关心每一位学生入手,从学习上、生活上来真正关心学生。
昔日“孟母三迁”,说的是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既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在一起,那么老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样看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检点自己的言行。刘岭中学的学生食堂在教学楼后面,进餐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要从二号路进入食堂,中间经过一道草坪。很多学生超近路,直接从草坪走过,对树立在旁边的警示牌熟视无睹。经过观察我发现,有几个年轻教师路过的时候也是从草坪上走的,给学生提供了有害的效仿。后来学校开大会,向全体师生通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批评。从此以后,老师们不走草坪,学生们也不走了,草坪上的小路消失了。
教师的个人成长能够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发展的思路。今天的教师,或许就是明天的校长。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领导者,是绝不会忽视对他的团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的。近几年,刘岭中学健康快速的发展着,就得益于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一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走在刘中校园里,处处都能感受浓浓的文化育人氛围。校门前、校道旁、教学楼走道上、食堂、宿舍、厕所,到处是温馨贴切的警示牌、催人奋进的名人画像、激情飞扬的标语,对全校师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学校食堂有这样一条标语:“挥霍不代表口袋富有,浪费只昭示头脑空虚”,许多来校看望孩子的家长深有感触的说:“这种标语不仅教育了我们的孩子,更是对家长、对整个社会的教育。力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能不传承啊!”
教师的文化底蕴包括很多方面:语言、情态、个性、气质、脾气、心理、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模仿的过程。一个健康向上的教师团队,必将为学生营造最优的育人氛围。当今中国已步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多样化,因而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育人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美好的德行影响学生、以完美的人格征服学生,这样才不枉社会对我们的殷切期盼。
蔡昌洋,教师,现居湖北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