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2期 ID: 156422

[ 张发生 文选 ]   

课程改革与校长的角色

◇ 张发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势态稳步地向前推进。要科学、扎实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工作思路为首要任务。学校校长是新课程改革的指挥者、第一责任人,在课改实验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作为校长,必须明确课程改革的组织者、推进者、激励者、服务者的角色,同时又要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名学习者。这就是说,校长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立课改的目标、方案和评价体系,引导全校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
   课程改革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对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在课程改革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甚至要忍痛摒弃过去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教育领导者给予鼓励。因此,学校要建立一些激励机制。在听课、评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挖掘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潜能。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切不可一棒子打死,要善于帮助一线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鼓励教师大胆探索,积极创造,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
   二.明晰改革思路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第一线,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明晰自己的工作思路,抓住重点,突出主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落实学校课改负责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校长是学校课改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落实好课改的各项工作,为课改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2、扎实做好培训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带头参加课改培训,了解课改的目标和意义,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同时还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的培训,帮助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3、建立教学研究制度。新版教材跨度大,教材培训时间又短,教师平时工作负担又比较重,这严重地制约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对课程的全面把握,因此教研工作非常重要。学校要建立教研日,交流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及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课改的教研质量。另外,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课改论坛、专题研讨、“优秀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活动、与骨干教师对话等形式进行教学研讨,形成浓厚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深入课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作为一个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生命力就在课堂,校长要深入课堂与教师谈课改、谈设计、谈教法,跟学生谈学习方式转变,详细了解课改的进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
   5、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协调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是校长务必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强化政府的课改行为,组织课改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对课改工作给予政策、人力、物力、财力、舆论、通讯等方面的支持。其次通过宣传媒体广泛宣传课改的背景和意义。及时介绍课改的信息和动态,引导社会和家长理解、关心和支持课改,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再次,利用社会各界对课改的支持,多渠道集资,为课改添置必备的教学设备,优化办学条件。
   三.具备与新课程发展相适应的素质
   作为教育改革的责任人,需要具备的素质很多。首先,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相适应,校长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扬民主作风,在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全体校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要正确行使权力,又要利用人格魅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其次,课程改革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对校长旧有的思想、工作方式是一种突破。应打破以往的思维方式,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大胆尝试,不怕困难,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改革之路。
   课程改革离不开校长的领导,同时也促进校长的成长,只要校长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恰当地扮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改革就一定能顺利推进。
  
   张发生,教师,现居河南漯河。

课程改革与校长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