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涛词的创作过程中。古人历来注重炼字。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中这样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这是说诗人在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捻断好几根胡须(古代很多文人都是留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作诗炼字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诗圣杜甫更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时琢磨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至死也不肯罢休。凡此种种,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诗人十分注重炼字。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二字可以说是古人炼字的典范。
在现今的高考中,古诗词的考查是一个重点,而关于古诗词中的“炼字”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盲点。这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高考试卷中关于古诗词的炼字一般考查的是动词、形容词,还有叠词、数词。常见题型有这样三种:
1.直接提问式。比如:“这句诗中某一个字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或者“请你谈谈某一个字的妙处”。
2.间接提问式。针对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往往引用历史上某一文艺评论家的言论,然后再问考生:“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或者你是怎么看的?”
3.探究提问式。比如:“通读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三种题型中最后一种最难,因为它先要考生在整体感知全诗的基础之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对了之后,再分析为什么它会是诗眼。有的考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古文功底和文学素养,看不懂诗,当然答案也就错了。
研究历年的考题及教学的情况,我总结出如下的解题方法:
①看这个字的意思如何解释。
②看这个字有否活用或者有没有运用修辞方法。
③看这个字对刻画人物形象或描绘某个厕面有什么帮助。
④看这个字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⑤看这个字表达了人物(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⑥看这个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上述六个方面只是解题的思路,并不是说答每道题都要全用上这六个方法,多数情况只用二、三个就能行。
高考题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7年天津卷)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案:【“葱葱”是葱绿的意思,“靡靡”指茂密,这两个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且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这是运用了解题方法的“①看这个字的意思如何解释。③看这个字对刻画人物形象或描绘某个画面有什么帮助”。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广东卷),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这是从“④看这个字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⑤看这个字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入手的。
三、阅读齐己的唐诗《早梅》,回答问题:(2008年湖北黄冈二模),万木冻欲折,孤根独暖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色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中的“一”字有何妙处?答案【“一”是一个的意思,极言少。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用了“一”字又表明这“一枝”又先于其他的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刻画了梅花傲寒独立的形象,寄托了作者要像这早梅一样傲然独立于世的情感。】这里运用了“①看这个字的意思如何解释,③看这个字对刻画人物形象或描绘某个画面有什么帮助,⑤看这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扬州高三调研),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樟。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是如何看的?答案;【“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粢出来了。这个字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是从“①看这个字的意思如何理解,②看这个字有没有运用修辞方法,③看这个字对刻画人物形象或描绘某个画面有什么帮助”入手的。
五、阅读唐王建的田园诗(2008年盐城模拟),雨过山庄: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橘子花。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答案:【“闲”,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静衬动。用“中庭栀子花”的安静,无人赏玩、采摘,反衬了乡村农妇劳动的繁忙,饶有生活情趣。】这里运用了②“看这个字有没有运用修辞方法,⑥看这个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的方法。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2008年苏州一模),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答案:【“断”字,写出了女子的痛苦之情,刻画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终日盼望心上人回来,而心上人却最终未归的痛苦、失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这里运用了“③看这个字对刻画人物形象或描绘某个画面有什么帮助,⑤看这个字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