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作文,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对作文教学的探索经历了由“普通日记”到“循环日记”再到“童心作文”的漫长阶段。对“童心作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与知识结构的规律,培养小学生写出符合年龄特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的儿童作文。本文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了我对“童心作文”的探索过程。
一、初涉日记,小有成效
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很关注作文教学,把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我主要进行“普通日记”的训练。(“普通日记”是相对于循环日记”来说的)有一年,我接手的是一个有82名学生的班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作文错别字连篇,惨不忍睹,相对好一些的作文也只是句子较通顺而已。于是,我从“普通日记”抓起,让他们每天交一篇日记,亲自批改,严查不写作文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每天的及时批改加大了我的工作量,身心也较疲惫,但能看到成绩还是很高兴的。现在想来,无论是日记还是作文,只要批改、评价及时到位,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二、依托课题,常态研究
“循环日记”突出循环两字,通过五人一小组的循环来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组员之间通过互评,相互激励,取长补短。这与“普通日记”相比有很多优点。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习作兴趣被大大激发了,一批在写作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写作也带动了他们读书的热情,家长们也对“循环日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循环日记在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分组问题:是按写作水平来分,还是搭配分组、自由分组,这是我一直苦恼的问题。我采用的是搭配分组,全班评比,但评比时我发现存在着整体水平不平衡的现象。再如,一周内什么时候写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星期一写,而愿意星期五写,因为准备时间长一些。我原意是五人每周一人写一篇,在别人写日记时,其他人精心准备,但很少有学生能这样去做,包括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时遇到作业布置多的情况,“循环日记”就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另外,一些学生为了小组能取得好的成绩,竟然铤而走险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来博取好的分数,这让我苦恼了好一阵子,我想这可能是学生对习作急功近利的思想或是我所实行的习作评价方式还存在问题。
为了对“循环日记”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我申报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小学生语文学习“循环日记”的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经过反复实践,我把原来的“搭配分组”改为“自由分组”,让同学们在班级里自由选择组员,组成“循环日记小组”;针对评价整体水平不公的情况,我根据学生原来的作文水平进行打分,将班级的“循环日记小组”分层,高水平层、中水平层、潜力层,同一层次的小组进行评比;针对原先大家争抢星期五写“循环日记”,而星期一无人问津的情况,我将“循环日记小组”分为四人一组,每星期五总结评价,评出“周最佳循环日记小组”、“每周写作之星”,既解决了扯皮现象,又使评价变得及时高效。
三、采撷灵感,多元评价
2007年,我参加了“千校万师援助乡村工程”,到一所乡镇小学支教。所教年级为三年级,农村学生写作水平较差,我实施“循环日记”的做法没有达到好的效果。于是,又恢复到原本的“普通日记”。在一次学生习作的批改中,我对作文评价有了新的见解。
一次批改中,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天,兔妈妈叫小兔去采蘑菇,小兔答应了。于是,小兔挽着篮子沿着小路上山了。到了山上,刚采了几个蘑菇,就碰上了大灰狼。大灰狼说:‘这下你跑不掉了吧!哈哈哈哈……’小兔很害怕,但是它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小兔说:‘我是跑不掉了,可是我太小了,根本不够你吃的啊,我知道一个地方还有一群羊呢!’小兔刚说完,大灰狼就说:‘小兔子,快带我去!’小兔说:‘好吧!’说完,大灰狼就和小兔子上路了。它们爬过10座山,终于到了小兔说的地方。大灰狼说:‘羊呢?’小兔说:‘哎呀!我们走错路了!’狼这时有些生气,它决定吃掉小兔。这时,兔妈妈正好也来找小兔子了,狼见了撒腿就跑,小兔和兔妈妈高兴地回家了。——《兔子和狼》”
办公室里的语文老师说这个孩子写得真幼稚,竟然说大灰狼看到兔妈妈就吓跑了,情节太离谱!写得根本不符合常理,应该算走题。我开始也认同他们的看法,但总感觉文章似乎还有些道理,只是说不清楚,因为这位学生平时的语文成绩挺好的,作文也很少写“走题”。我找来这个学生,请他说说为什么大灰狼见到兔妈妈就吓跑了?他说:“兔妈妈在小兔心中最厉害啦,她一定能打败大灰狼,保护好小兔子的!我妈妈也是这样,有小伙伴欺负我,妈妈总能及时出现,保护我。”我听了恍然大悟,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伟大的,外界的一切伤害,妈妈都可以战胜,都可以保护好孩子。由此看来,此文是有道理的。由此我发现了孩子的眼光是独到的,我们不能凭成人的主观臆断来评价学生作文,而要以“儿童视角”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这个案例让我在以后对学生习作指导与评价上增加了“儿童视角”的元素,也让我决定进行“童心作文”的探索研究。
四、双管齐下,深入探索
为推动“童心作文”的纵深发展,2008年我创立了童心文学社。文学社旨在培养学生写}fJ符合童心、童真、童趣的习作。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开展活动:一是读书会。学员们每周都聚集到一起,交流一周的读书心得,互相荐书或交换书读。二是写作交流。每周举行一次正规的写作交流,学员们提交一篇自己的习作,互相点评,我认真听取意见后进行总评。三是采风活动。定期组织学员参加户外活动、集体采风,共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四是编辑报纸。文学社每两周编辑一期报纸,共4个版。五足展示活动。我鼓励推荐学员们参加各种征文、演讲比赛或向报刊投稿,并认真辅导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培养文学社社员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对其他学生习作的指导。针对写作比较差的孩子,我总结出了“多维作文评价修改模式”。“多维作文评价修改模式”主要是针对习作的亮点进行鼓励评价,并提出符合其水平的修改策略,多次修改,最终顺利完成习作。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我大多通过“多维作文评价修改模式”来指导他们修改习作。一篇文章由原来的少许亮点、多处缺点,通过肯定、鼓励评价,逐步修改,一稿、二稿、三稿……一直改到满意为止。指导这样的一篇习作一般要持续几天时间,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坚持下来一个月能指导5-6个学生,一学期下来能指导30余名学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班级里许多习作基础差的孩子写作自信心与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大多能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写出生动且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是艰难的,但义是充满趣味的。每当我读到孩子们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时,一切的苦涩、劳累都会立即忘却,取而代之的是甜甜的滋味。作文教学的路虽艰难,但我会尽我的努力培养更多有文学天赋的孩子,不让他们的潜质被埋没。真心希望更多的老师们加人“童心作文”的研究团队,还孩子们一个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写作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