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135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 程益龙 刘耀东

  造成小学生作文“没什么可写”的原因,首先是一些小学生不会观察生活,其次是不会感悟生活。我这里重点说说小学生不会感悟生活。有些小学生应该说有一定的生活,通过观察,认识、感知、了解某些事,但是思想麻木,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显得浅薄而空洞。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请看一则学生日记:“今天我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围观,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摔在路旁,骑摩托车的叔叔头破血流,昏倒在地。一个小女孩趴在那位叔叔身上痛哭,叫喊着‘爸爸……’我看了心里很害怕,就挤出人群回家了。”这只能算是感知了生活。后来我启发这位学生:你看到这一切是否有感悟,现在你仔细想想对这件事是怎样感受的,接着把日记写完整。通过指导,他接着写道:“我这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流血场面,我不敢看。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位叔叔不知道有没有生命危险,小女孩如果失去了爸爸,那么该多么痛苦啊!那位叔叔可能是骑摩托车太快或者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那要造成多少不幸啊!生命是可贵的,千万要珍惜啊!”这样一来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维得到了锻炼,认识也有了提高。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为此,我们既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华,又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就能绘童心、写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像,就能我笔写我心,我语表我情。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