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生怕写作文,也讨厌写作文,认为没什么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或枯燥乏味,或千篇一律,缺乏真实性,更谈不上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他们的生活十分单调;二是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三是语言积累太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注意积累作文素材,就能写内容真实、叙述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一、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作文素材包括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积累作文素材也应从这两方面下手。生活材料主要从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积累,而语言材料则主要从阅读中积累。
1.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指H{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可是现在的孩子除了完成作业就是补课,有空余时间就放在看电视上,生活非常单调,尤其缺少生活实践。为此,我就经常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1)节日作业。一年中节日非常多,我就将这些节日利用起来作为教学资源。母亲节送给母亲一份礼物(这礼物是广义的),端午节时练习包粽子……一年下来,学生已形成习惯,有节必过,有节必庆,于是如何设计活动也由我独裁变为民主,由单一变为多元。(2)培养一项兴趣。节日作业往往是短暂的,而如果培养了学生某项兴趣,就可长期坚持下去,如下棋、打乒乓……另外养金鱼或养花等也是可以长期坚持的。(3)开展家庭活动。每个家庭都有特点,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家庭比较民主,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家庭卡拉0K比赛”“象棋大赛”等,有的家庭喜欢出去旅游……因此各家庭可以根据自家不同的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从活动中提炼作文素材。与生活相比,开展活动更显得生动有趣,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更能进入学生的记忆,开展活动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例如:“贴鼻子”这个游戏,同学们非常喜欢,活动时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同学们个个抢着贴鼻子,闹出了一个个笑话。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同学们的表现。同学们写出来的作文叙述生动具体,人物表现活灵活现。又如:同学们喜欢跳绳、踢毽子,我就干脆告诉同学们要进行班内跳绳和踢毽子比赛。于是,同学们平时就加紧练习。赛后,我让学生把比赛的过程写出来,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作文写完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很真实具体,能把比赛的紧张气氛渲染出来,把比赛的热闹场面描绘下来。
3.在阅读中收集作文素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文。(1)收集知识。牛顿说:“我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所以应该通过读书继承前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就能从中获得在生活中很难得到的知识。(2)收集语言材料。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如果光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没有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那么再丰富的思想内容也是空中楼阁。语文的工具性也指出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中应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学作文,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妙语佳句、精彩片断、成语、古诗文、歇后语,另外,生活中也有一些方言俗语也可以收集起来。
二、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
有了丰富的生活和多彩的活动,读了很多的书,学生也不见得就能写好作文,还需教给一定的方法。
1.教给观察的方法。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可见指导观察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以为,观察就是看看。或者仔细地看看。其实不然,观察除了用眼看以外,还包括用耳听、鼻嗅、身体感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这样的描写:“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的观察方法不光是看,还用了多种观察方法:“火苗子蔓延”“枯黄的茅草”“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这些是眼看;“毕毕剥剥地响”则是耳听;“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用的是鼻子嗅。除此,脑想则是观察的灵魂,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恬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什么奇迹——火突然问熄灭。”只有这样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对事物有整体的把握。
2.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对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体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日记内容。由于开展了那么多的活动,读了那么多的书,所以记日记的内容也应该唾手可得。可以是做节日作业的经历,可以是学校开展活动的过程、感想,也可以是自己的社会经历、心路历程……(2)激励措施。写日记开头倒不是很难,难的是如何坚持下去,只要能坚持下去,必定能成功。A.查。及时检查是使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保证。从开始的日日查到周周查到月月查,一年下来,学生已初步养成习惯。B.奖。适当奖励是使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动力。每次检查时要评出奖项,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将优秀的日记展示出来。南于采用了激励措施,学生的写日记积极性始终高涨。
3.做读书笔记。阅读那么多的书,如果读而不记,那么效果还是不理想的,所以应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一本书,可以记内容梗概(这可以培养概括能力),也可以记里面的优美词语、成语、古诗文、歇后语、名人名言,那些耐人寻味的哲人语言,那些含蓄隽永的修辞都可作为读书笔记的内容,当然不但要记下来,还要背下来,做到烂熟于心。
总之,由于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日常生活多姿多彩,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由于大量的阅读,并做了读书笔记,使学生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积累了充实的作文素材,写起作文来自然也就“有米可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