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058

  

徜徉在诗意的教学中

◇ 王冬林 洪 伟

  秋天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盐城市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室的沙发上,我们品茗,茶香飘逸。李建国副校长,高大、敦实,在爽朗的笑声中,他说得最多的是他的语文教学,智慧、大气!
  
  一、课堂·歌者
  
  1988年,李建国从盐城师范学校毕业,在乡镇工作一年后,他来到了盐城市第二小学。一进校门,校长就要他为全校教师开一堂公开课,他踌躇满志,可激情满怀上完课,不但没有得到期盼的掌声,校长俞峰梅反倒轻轻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李老师,你还不会上课!”李建国几个晚上难以入眠。但他知道,这“棒喝”,是警醒,更是动力。
  正是这节失败的“公开课”,让他开始“卧薪尝胆”。从此,李建国放弃了节假日,没日没夜地伏案苦读,实在累了,就和衣而卧,一觉醒来,跑上几圈就又回到案前。几年下来,他那十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记下了几百万字的读书心得。他还找来了李吉林、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等名师的课堂视频,一遍遍揣摩,一次次品悟。渐渐地,他的课有了底气,有了灵气。
  在模仿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反思中提升。李建国经常积极主动地邀请同事去听他的课,他将自己探寻的心得在课堂中践行。一上完课,他就诚恳地向听课的老师请教,收获很大。他先后在省内外多次上观摩课,单在盐城下乡送教就有40多次。他毅然地走上了一条磨炼自己的艰辛道路。
  李建国的课渐人佳境。2003年他去东台参加市学科带头人评选,执教《少年闰土》一课,当时学生比较拘谨,他为了调动学生情绪,机智地以自己的长相和学生进行了一番精彩的课前互动,他对学生说:“大家看我长得像谁?”学生顿时来了精神,议论纷纷,最终一致认定最像演艺界明星郭冬临。这个充满亲和力的热身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赢得了听课专家的一片喝彩。不久,便传来好消息:他被评为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从教21年来,李建国历任少先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副校长,虽然行政工作繁重。但他的心一直留在语文课堂上。他曾说过:“课堂不仅仅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场所,更是师生心灵交流与情感交融的精神家园,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李建国永远神采飞扬,他像一个歌者,引领孩子们醉心其中,把学生带到了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他通过多年的摸索,创建了“三生课堂”(生命课堂、生态课堂、生活课堂),形成了“开放激趣,互动生成”的教学风格。
  
  二、教研·行者
  
  李建国除了有智慧,还很勤奋。他认为“不搞教研,就不是好老师”,每个教师都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家。在教研上,李建国身先士卒,无论是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他都踊跃参与,主持过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先后有4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他最喜欢参与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和大家一起说、一起争,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得、思考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研出成果。2005年3月李建国参加盐城市小学语文优课竞赛获一等奖,同年10月参加江苏省优课竞赛获一等奖,就在这一年他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教坛新星,2007年他被评为盐城市劳动模范,2008年9月,他又获得“江苏省第十批特级教师”的光荣称号。
  
  三、团队·仁者
  
  “那天放学后,学校紧急通知大家同绕省级观摩课开一个沙龙,我主动站起来用散文式的语言对孙建峰老师的课作了评析。刚说到一半,李建国校长站起身来倒了一杯茶,双手端来,笑着说:‘你讲得太好了!倒杯茶给你润一下喉咙。’那是一杯清茶,我大口地喝着,顿感满口的清香。而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为我这个年轻后生的勇敢发言鼓劲,更为校长给一个青年教师斟茶的举动叫好。李校长的这杯茶让我醍醐灌顶般地清醒和振奋,一杯清茶,一杯芳香,这哪里是清茶,分明是一束温暖心灵的阳光呀!”
  这是《中国教育报》上有关李建国的一段文字,这是那位青年教师真诚的感念。正因为有了像李建国这样的校长引路、鼓励,市二小的教师团队才迅速茁壮成长,蓬蓬勃勃,蓊郁一片。
  他常常深入班级、教师办公室去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并及时反馈,肯定老师们的付出,诚恳地指出不足,提出整改建议。有时候太忙,没时间和老师面谈,他就把自己的话端端正正地写在小纸条上,或放在抽屉里,或请人转交,态度认真、谦和。多年来他写过的纸条不计其数。一张纸条,一份真情,传递的是—份关切、—份厚望。
  他走在教学的一线传、帮、带,业务上指导,思想上疏导,方法上引导,不厌其烦地示范,以其人格的力量感召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业务骨干。一时间,二小的教师团队新人辈出、新秀云集:汗明华老师在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获特等奖,王琴老师在省、市语文优质课竞赛上获一等奖,杨艳琴、赵霞老师在国家级语文录像课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张炳祥、梅艳、汪娟等老师在盐城市阅读教学课堂大赛中获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盐城二小启动了学校“十一五”“113”名师工程(培养3名特级教师,10名名教师,100名骨干教师),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领每一位教师规化着自己的发展之路。教师们上课、写文章、研究课题,全校的教科研活动云蒸霞蔚。该校“春之韵”“秋之声”大型教研活动举办期间请来了曹文轩、袁浩、孙双金、孙景华……名师大家纷至沓来,课堂观摩、讲座培训、沙龙交流,教师们一路高歌,满载而归。
  “一片茶叶只有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茶叶的生命意义:”李建国说他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只有在语文课堂这壶茶里才会温润,才能释放出生命的芬芳。
  与李校长告别,走在“二小”喧闹的小巷,九月的天空,澄澈、高远,那缕缕茶香依旧弥漫在心头,久久不散。

徜徉在诗意的教学中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