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这是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是关注入的个性发展的活动,实质上就是师生双方个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个性越鲜明,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孩子们在呼唤、课程改革在呼唤、创新的社会在呼唤——亮出教师的特色!试问:一个没有特色的教师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吗?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会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吗?
一、展示风度翩翩的人格魅力
个性魅力是能引起别人的羡慕与向往的内在力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具备风度翩翩的人格魅力,必须不懈地努力,凝练自己的气度,丰富自己的内涵,从而以不可抵御的内在力量,有力地吸引学生,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教师个性魅力是完成教育使命,培养学生独特个性的先决条件,是学生个性赖以根植的土壤。
师生接触之初,学生本能地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教师,不知不觉地以自己心里所企盼的教师形象加以对比,这初次的“打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认可程度,也就间接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初次见面,风度翩翩的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优雅的举止、新潮的语言、机敏的才智,将使学生亲近你、信任你,并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往往不自觉地以自己所爱戴的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进行观察模仿,从而确定自己的坐标。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盏明灯,是学生远航的灯塔,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显露独特技能的靓丽风采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都有自己拿手的方面,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这些个性特长,经常在学生面前“露一手”“露几手”,这样,就会赢得学生对你的尊崇,没有尊崇的教学就没有力量,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刚刚登上讲台的时候,调皮的学生就经常捉弄他,可是在一次作文课上他的惟妙惟肖的简笔画让全体学生瞪大了眼睛,学生单纯的心灵里记下了“这个老师真行”的印象,和老师也亲近起来。随着情感的加深,于永正老师拉二胡、唱京剧等拿手活都让学生兴奋不已。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已经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所以,老师要充分发掘自己的个性资源,字好的,越发要把每一次板书写得像字帖一样;朗读好的,越发要读得像播音员一样;工作认真的愈加认真,做事细致的愈加细致;能唱两句的,就不时在学生面前高歌一曲,能舞两下的,也要经常在学生面前舞之蹈之。总之,你的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三、表现新颖理念的育人胆识
释放个性,弘扬个性,就需要别具一格的胆识。不迷信名人、不盲从教参、不走模式化的老套路,敢于否定权威、别人包括自己,打破思维定势,跳出传统的圈子,向传统发起挑战,从另外的角度去思索、探求。敢于否定,才能使自己在否定中不断地前进,在否定中培养、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
教师有三类:第一类是没有思想的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第二类是有别人思想的人,他们头脑里充斥的是别人的思想,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第三类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有自己独特见地的人,他们的思想,是根植于自己教学的课堂和学生,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
《珍珠鸟》的主旨是“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但也有教师深刻剖析了文本后认为,珍珠鸟被“养”在笼中,是对自由的一种约束,这种信赖则是一种丧失了自由的信赖,是“欣赏一种囚笼之美”;对《生命桥》的看法,认为人类在欣赏动物的自杀,是把自己的对生命的认识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乃至生命的终结基础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的丑恶性。上述这些认识是否正确有待探讨,但这是一种新的视角,是另类的解读。
四、作出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铸成这个创新的灵魂的是创新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设计,但不等于每个教师都会有与自己个性相吻合的教学设计。我们提倡要做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而依葫芦画瓢,按参考教案教学,或是模仿优秀教师教学的人也有,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个性资源作用。
如看到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很幽默,很轻松,也照样学着做,但为什么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看到窦桂梅老师激情四射,为什么她的教案我来执行就是不行呢?于漪老师的沉稳睿智为什么到了我的身上就荡然无存呢?问题在于这些都是他们的教学设计,这些成功的教学设计背后有着他们鲜明个性的支撑,有很多教师个性化的东西是我们学不来的,这是他们成功的土壤。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设计出能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进发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量。例如我们学习斯霞,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斯霞,我们学习陶行知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陶行知,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他们的高峰,别人是不可能达到的,我的高峰只能由我来创造。我们只有吸取优秀教帅的宝贵经验,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设计出比较新颖的教学情境,让每个教学环节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最为真实,才最能够发挥它的价值。
五、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需要用心去追求独特的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其本质特点在于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独特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风度和教学机智等。
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区别于别人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一种综合特征,是教师个性化的标志。任何一位教师,其教学必然打上个性化的烙印。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找准个性的突破口,让个性在教育教学中变成真正的特色和优势。正像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的那样:灵秀的教师创造灵秀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豪放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幽默的课堂,庄重的教师创造庄重的课堂,课堂应该像花园里的百花一样,而不应该是相同的模式。如提到李吉林老师,我们就想到情境教学;提到王崧舟老师,我们就想到“诗意语文”,提起孙双金老师,我们就想到“情智语文”……这些都是大师们的特色,是其教育风格。有的教师语言有特色,妙语连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说这位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并且长此以往,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也说这位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是一种境界,风格是一种特色,风格是一个教师自己独特个性与教学现实长期融合的结果,是教育教学艺术化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