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3期 ID: 151249

[ 杜高奇 文选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杜高奇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需涉及个人隐私和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一旦被泄露和传播,会造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班主任工作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时,可以采取学校协调和法律两种方式救济。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学生隐私权 侵害 救济
  
  班主任工作对协调班级内学生之间关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特殊意义。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需涉及个人隐私和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而这些常为未成年学生所忌讳,他们对此十分敏感和多虑,一旦被泄露和传播,必然造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一.班主任工作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主要表现
  
  1.擅自披露班级学生的个人信息,侵犯学生隐私权
  班主任老师因班级工作知悉学生的隐私是合理合法的,但班主任不可以随意泄露学生隐私,否则就构成侵权。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权,不得同其他教师随便谈论班内学生的个人隐私,更不能把班内学生的个人信息泄露给本班或其他班级学生。如某地一初三班主任将班内一女生暗恋其语文老师的隐情张扬出去,导致该女生自杀,酿成大祸,班主任被判刑入狱,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
  2.管理学生个人信息不善,侵犯学生隐私权
  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周记、问卷信息、自我介绍,出错检查、师生谈话记录等管理不善,致使个人信息资料散失,其他教师和学生随便翻阅等都容易造成对学生隐私的扩散。因此,对学生个人信息资料的保管要慎之又慎。另外,即使是学校领导和政教处对班级工作例行检查,记载学生个人敏感个人信息的详细资料应当不为其提供。
  3.利用学生个人信息资料不当,造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害
  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交流,教育研究及班级管理论文撰写的需要,利用相关的学生个人信息资料是可以的,这是总结班级管理经验,把握班级按理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应注意,在引用资料时,应隐去学生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等方面的信息。否则就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二.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救济策略
  
  班主任工作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时,可以采取学校协调和法律救济两种方式。
  1.学校协调
  未成年学生发现班主任和其他人正在张扬、泄露自己的隐私资料,可以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停止侵害。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严肃教育相关加害人,让其向受害的未成年学生进行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赔礼道歉的时间和场合要同受害学生及其监护人协商。一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非公开地进行,否则,事与愿违,侵权态势难以立即控制,赔礼道歉的过程就会成为进一步传播学生隐私的过程。赔偿损失的金额也要同受害学生的监护人达成一致,尽快实现理赔。
  2.法律救济
  当受害学生向学校和加害人提出停止侵害的要求后,校方没有有效地制止侵权行为时,受害学生或其监护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迅速制止侵害行为,提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的请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范围一般要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一致,否则,会进一步扩大其侵害范围。对侵犯隐私权的赔偿,主要涉及精神损害赔偿和相关物质赔偿两个方面。在法院的主持下,受害学生及其监护人要和校方积极沟通,最好能在精神损害赔偿和物质损害赔偿两方面达成协议以求问题的解决;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受害人就要求法院尽快做出判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未成年学生对其个人隐私信息享有禁止他人知悉、传播、干涉、利用的权利。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尊重学生合法权益,切不可侵犯未成年学生隐私权。
  
  杜高奇,甘肃省平凉师范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

班主任工作漫谈